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长焦成手机影像升级新趋势,计算摄影会"杀死"光学影像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长焦成手机影像升级新趋势,计算摄影会"杀死"光学影像吗?

引用
36氪
1.
https://36kr.com/p/3016030740312967

进入2024年10月,各大手机厂商的新品发布迎来一波高潮。令人瞩目的是,无论是标准版还是Pro版,几乎都开始主打"长焦升级"。小米15系列、vivo X200系列以及OPPO Find X8 Pro纷纷在长焦配置上发力,不仅提升了像素和光变倍数,还引入了AI计算摄影技术,为手机影像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长焦升级成新机标配

小米15系列的Pro版本搭载了5000万像素、5倍光变的IMX858潜望式长焦;vivo X200系列的Pro版本则配备了2亿像素、3.7倍光变的HP9潜望式长焦;OPPO Find X8 Pro更是配备了3倍光变和6倍光变的双潜望长焦。即使是主打纤薄设计的机型,如小米15、OPPO Find X8,也配备了实用的直立长焦,而vivo X200 Pro mini更是搭载了5000万像素、3倍光变的LYT600潜望式长焦。


图源:vivo

AI计算摄影成新趋势

在长焦配置普遍提升的同时,AI计算摄影成为各大厂商强调的新卖点。小米14 Ultra率先推出了全球首个"AI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AISP,通过AI算法优化画面的明暗、景深、色彩等细节,甚至能在30倍以上光学变焦场景下,利用AIGC技术重绘图像,让远处物体清晰呈现。


图源:小米

具体来说,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大量数字化材料,能够根据关键词或提示信息生成全新内容。在长焦拍摄中,AI可以补充图像缺失的细节,保持照片整体感觉的同时,让远处物体更加清晰自然。


图源:雷科技


图源:雷科技

手机影像硬件内卷的三个阶段

回顾手机影像硬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卷传感器尺寸,从早期的小尺寸传感器发展到一英寸大底成为高端旗舰标配;第二阶段是卷镜头数量,从单摄到多摄组合,最终形成主摄-长焦-超广角的基本配置;第三阶段是卷镜头焦距,从超广角到长焦,实现5倍乃至更多倍的潜望长焦拍摄。


图源:OPPO

然而,手机影像硬件的提升面临着物理空间的限制。用户对手机便携性、手感和颜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厂商还需要在有限空间内塞入更大电池和更多元器件。这种矛盾使得手机影像硬件的提升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AI计算摄影成为突破硬件限制的重要方向。

AI长焦的优缺点

AI长焦的优势在于能够显著提升高倍率变焦下的画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AI算法在处理复杂场景时可能会出现细节失真,特别是在处理人脸细节和文字时容易出现偏差。此外,AI生成的图像可能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引发摄影爱好者的质疑。


图源:雷科技

尽管如此,随着大模型的进步和手机ISP算力的提升,AI算法会越来越成熟。未来,手机对于算法介入的判断会更加精准,能够有效减少用户感到不适的情况。可以预见,AI在手机摄影中的应用只会越来越多,这股技术潮流势不可挡。

本文原文来自"雷科技",36氪经授权发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