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泄洪,你知道多少?
关于泄洪,你知道多少?
近日,全国多地经历连日强降雨天气。按照调度方案并经会商研判,多个水库在拦洪削峰后开闸泄水。
6月25日开启7孔泄水的新安江水库 图片来源 新华社
水库作为防汛抗旱的“利器”,在汛期发挥着拦洪削峰错峰的关键作用。那它为何要泄水?又是在什么条件下需要泄水?
水库的功能与作用
水库是通过人工方式构筑的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对河川径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重新分配,减少或增加某一时间、某一地区的径流量,达到调蓄来水的目的。
水库除了具备发电、航运、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之外,更是防汛抗旱的“利器”,在拦洪削峰错峰、供水灌溉等方面作用突出。
在汛期,利用水库拦蓄上游洪水,一般调度水库出库流量不大于入库流量(入库流量:单位时间内不同区域汇集到水库的水量;出库流量:水库通过泄水建筑物、供水工程等从库中排出的水量),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洪量,可以达到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的目的。
水库泄水的原因与条件
水库泄水,通俗意义上就是水库里面的水直接从大坝泄水建筑物排出的一种方式。水库主动进行泄水,一方面是由于水库拦洪导致水库水位不断抬高,为了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防止发生漫坝、垮坝等严重事故,在保障下游安全的情况下,适度加大出库流量及时降低库水位;另一方面通过提前泄水腾出防洪库容,当下一场洪水到来时可有效拦蓄洪水,降低下游河道的洪峰、洪量,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每年主汛期到来前,水利部门都会组织开展一项重要的工作——水库汛前消落调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库蓄水能力。但进入汛期,如何有效权衡水库自身安全与下游防洪安全,也是水库调度运用的主要任务。
汛期开始后,水库会从“兴利”模式切换为“防洪”模式。之前腾出的库容越多,上游水库可以拦蓄的水量就越多,下游河道的行洪压力就越小。但要注意的是,水库就像一个巨大的“盛水盆”,它的拦蓄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一直拦蓄,超过限度可能引发垮坝风险,给下游带来不堪设想的灾难。因此汛期水库调度的关键是根据雨水情预报,分析上下游洪水遭遇的可能性,从而作出科学判断,决定水库蓄洪还是泄水,泄水时机以及下泄流量等,尽最大可能保障水库自身和下游防洪安全。
水库泄水的决策依据
水库泄水并非想泄就泄,泄水闸门开启多少孔、泄多大流量,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实际上防洪并非简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库泄水也并非想泄就泄,说泄就泄。水库泄水开几孔闸门、泄多大流量,需要科学的数据支撑,通常综合考虑的最关键因素便是上游来水量、流域未来降水量、水库当前蓄水量和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为避免和减轻下游发生洪水灾害,防止水库出现垮坝等风险,依据监测数据和预测分析成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精确核算出开几孔闸门、泄多少水量,既能确保水库自身安全,又能不加剧下游河道防洪压力。
汛期已至,请您关注预报预警信息,亲水近水,注意人身安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