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老年人饮食安全:鱼刺卡喉的预防与应对指南
【健康科普】老年人饮食安全:鱼刺卡喉的预防与应对指南
鱼食美味,但鱼刺卡喉的意外却屡见不鲜。尤其对老年人而言,因咀嚼功能减弱、感知能力下降,误吞鱼刺的风险更高。老年患者因鱼刺滞留咽旁间隙或食管,需通过喉镜、胃镜甚至手术取出,不仅增加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为此,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结合临床案例,为老年人提供科学饮食指南。
预防鱼刺卡喉,从“吃鱼”细节入手
选鱼有讲究:老年人建议选择刺少、肉嫩的鱼类,如鲈鱼、鳕鱼、鳜鱼等,烹饪前需彻底剔除鱼刺,或剁碎制成鱼丸、鱼饼。避免食用鲫鱼、带鱼等刺多的品种。
细嚼慢咽,专注进食:老年人牙齿缺失、吞咽功能退化,需放慢进食速度,充分咀嚼鱼肉,避免边吃边聊或大笑,降低误吞风险。
特殊人群的饮食护理:佩戴义齿者进食前检查义齿是否稳固,避免松动脱落误吞;术后或食管疾病患者需遵医嘱选择软烂食物,避免粗糙、带刺食物。
鱼刺卡喉,这些“土方法”千万别用
喝醋软化鱼刺无效且伤黏膜:醋与鱼刺接触时间极短,无法软化鱼刺,反而可能刺激咽喉或食管黏膜。
吞饭团、馒头其实很危险:强行吞咽可能导致鱼刺刺入更深部位,甚至损伤食管或大血管,引发致命性出血。
抠喉咙催吐,易致二次伤害:剧烈呕吐可能加重黏膜损伤,增加感染风险。
鱼刺卡喉,正确处理步骤
立即停止进食:避免食物挤压鱼刺,加重损伤。
借助工具观察:用手电筒照亮咽喉,查看鱼刺位置。
及时就医是关键:若鱼刺位置深、疼痛持续或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通过喉镜、胃镜等专业工具精准取出异物。
健康提示
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缺牙、牙周病可能影响咀嚼功能,建议及时修复或治疗。
家庭饮食安全:子女需为老人剔除鱼刺,或选择刺少的烹饪方式(如鱼汤、鱼糜)。
关注基础疾病:食管狭窄、食管裂孔疝等患者更易发生异物滞留,需特别注意饮食。
鱼刺卡喉看似小事,却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老年人需从饮食细节入手,科学预防;一旦发生意外,务必摒弃“土方法”,及时就医。让我们共同守护长辈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