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養生重養肝!注意情緒波動、調節體質,中醫師穴位保養+營養師6個養肝茶飲推薦
春分養生重養肝!注意情緒波動、調節體質,中醫師穴位保養+營養師6個養肝茶飲推薦
2024年春分落在3月20日,春分这天到来代表著,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过了春分后表示,一天当中白天时数正式超越夜晚时数,而在春分这个日夜时长转换的关键点,也是中醫陰陽平衡的平衡点,因此在此时,中醫師大多會提到養生重在養肝,注意情緒波動,以免造成肝火傷身,同時也在春分時刻調整心態,迎接未來的挑戰,本篇整理中醫師、營養師告訴大家的春分養生之道。
春分防風寒、注意保暖
"春天後母面"意思是入春後,天氣陰晴不定、溫度變化相對大,台東馬光中醫診所吳沅璇院長就指出春天環境溫度突然下降時,我們的身體可能還來不及啟動防禦機制,環境中的風、寒邪氣,就已經經由毛孔進入身體,因此簡單說適當的保暖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應注意我們的喉頸部。
從西醫的觀點,喉部呼吸道的保暖可以讓免疫系統更好的發揮,而中醫的觀點,我們的後頸部有風池、風府、翳風穴等,皆可為風邪進入身體的管道,只要做好防護,基本上感冒的發生機率會大大降低。
春分時節穴位保養
穴位養生上潮州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徐丞彥指出,春分是陽大於陰的起始,小朋友長高最快速的時候也在春分附近,而穴位保養不僅對成長中的小朋友有幫助,對於成年人幫助也相當大,讓身體不斷新陳代謝、汰舊換新,並讓體內保持年輕,延緩老化。
湧泉穴:位於腳板,在第二、三趾趾縫與腳跟連線的前1/3凹陷處,因春分是陽大於陰的起始,小朋友長高最快速的時候也在春分附近,按壓湧泉穴,有助提升腎機能,讓血液可以往足部流動,增加整體循環,讓人的活力像春天的泉水般湧出來。
太衝穴:位於腳背,第一腳趾骨和第二腳趾骨結合處上方的凹陷處,按壓時有明顯痠脹感。有助於清肝熱、退肝火,疏壓,調節免疫,強健機能,預防風邪疾病的作用。
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屬於足陽明胃經,具有健脾和胃、補益氣血的功效,可改善腸胃機能,促進營養吸收及代謝,提升免疫力。
春日3大保養穴位
台東馬光中醫診所吳沅璇院長就指出春日保養穴位大多與肝經保養有關,每天至少1次,每次5至10分鐘,想到就按,能平衡經絡,調節體質,幫助增強抵抗力。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左右兩耳往頭頂連線,與眉心往上直線的焦點,是人體生發陽氣的保健大穴。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腳踝最高點往上4橫指幅的位置。此穴具有滋陰補陰的作用。此穴,也有穩定血壓、美顏祛班,以及排除體內水濕濁毒的作用。
太衝穴:位於腳背,第一腳趾骨和第二腳趾骨結合處上方的凹陷處,按壓時有明顯痠脹感。有助於清肝熱、退肝火,疏壓,調節免疫,強健機能,預防風邪疾病的作用。
春分飲食要注意什麼?
飲食上,上祐中醫診所黃上邦院長也分享,春分養生要點著重在養陽養肝,避免熬夜、生氣動怒等損傷陽氣的行為,飲食上不要吃辛辣燥熱或過補的食物,以免造成上火,也可以將芳香萬壽菊、枸杞,依比例調配成養生清肝茶,不僅可以養肝護眼,還能幫助睡眠。
此外春分中,空氣較為乾燥,也容易有風大揚沙的狀況,且空氣中瀰漫著大量的粉塵、汙染物質,將會對人體呼吸道、肺、眼睛及皮膚造成傷害,此時應注意防風益肺,可以補充含有稀有元素鋅、硒的食物,像是海鮮、內臟、堅果、牛奶、蛋等,也可以食用蛹蟲草或療肺草,以達滋補強身、舒潤養護日常保健之效。
春分6個養肝茶飲
程涵宇營養師也在社群分享6個養肝茶飲,幫助保護力升級。
- 桂花茶:溫辛暖胃
- 茉莉花茶:消除脹氣
- 菊花茶:疏風清熱
- 玫瑰花茶:理氣解鬱
- 枸杞龍眼茶:舒緩過度勞累的雙眼
- 薏仁蓮子湯:益於補脾消水腫排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