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黑女墓志》高清修复字帖—碑刻放大版367字全(繁简释文并注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黑女墓志》高清修复字帖—碑刻放大版367字全(繁简释文并注音)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9/16/848059_1147135191.shtml

《张黑女墓志》是北魏时期的书法精品,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又称《张玄墓志》。此碑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原石不存,仅有何绍基藏旧拓孤本传世,现藏上海博物馆。墓志楷书二十行,每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七字,其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结构扁方疏朗,内紧外松,多出隶意,堪称北魏书法之精品。

《张黑女墓志》简介

《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又称《张玄墓志》。张玄字黑(hè)女(rǔ),因避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故清人通俗称《张黑女墓志》。此碑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十月,原石不存,仅有何绍基藏旧拓孤本传世,现藏上海博物馆。

【字数与结构】《张黑女墓志》楷书二十行,每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七字。其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结构扁方疏朗,内紧外松,多出隶意。此墓志虽属正书,行笔却不拘一格,风骨内敛,自然高雅。笔法中锋与侧锋兼用,方圆兼施,以求刚柔相济,生动飘逸之风格,堪称北魏书法之精品。

【文字内容】志文记述了张玄先祖的世系和功业,以及张玄的出仕情况,颂扬其品行。例如,张君名玄,字黑女,是南阳白水人。本是黄帝的后裔。中古时期,他的先人就曾在商朝和周朝做过地方官。这些祖先,才干突出,不需要名士推荐就为人朝野所知。他们做官的时候,不需要百姓劝勉或请愿就廉洁自律。张君取日月之精华,含五行之灵气,素性高洁奇异,见识高远,气质淡泊。始作官中书侍郎,之后又拜南阳太守。正当张君要大展鸿图,竭尽全力辅佐朝廷,报效国家之时,命运无常,天不作美,损此名贤。他的夫人是河北陈进寿的女儿,陈进寿是钜鹿太守。他们夫妻二人可谓郎才女貌,珠联璧合。于普泰元年十月一日,将二人合葬于蒲坂城东边的高地上。

【艺术价值】《张黑女墓志》笔势刚柔相济,遒劲生动,结体方扁,质朴宽绰,整体呈现出一种典雅隽秀、意态纵横的美感。它在六朝墓志中属于行密字疏的大章法,字体平正,多用侧锋,保留隶意而显得端庄秀美。康有为列此志为质峻偏宕之宗,又说此碑如骏马跃涧,偏面骄嘶。欣赏此帖,要察之墓志,以通其变;观之钟王小楷,以知其源;味其高古韵格,得其神气。

【名家评价】何绍基评曰:“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包世臣曾跋此碑说:“骏利如《隽修罗》,圆析如《朱君山》,疏朗如《张猛龙》,静密如《敬显隽》。”这些评价都表明了《张黑女墓志》在书法界的重要地位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保存与流传】原石早已亡佚,现存乃清何子贞旧藏拓本传世。目前传世只此一孤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清道光五年(1825),何绍基得旧拓本于山东济南历下书市,乃著世至今,拓本共十二页,每页四行,满行八字。

《张黑女墓志》不仅是北魏书法的精品,也是研究北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艺术价值,使其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张黑女墓志》书法特点

一、用笔特点

【中侧并用,方圆兼施】《张黑女墓志》的笔法主要表现为中锋和侧锋的运用,其中多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中锋圆浑,侧锋险峻。长横、长竖、长撇、长捺及各种点画采用的是中锋行笔,而侧锋则多用于短撇、横勾和方折当中。此外,方圆笔法的结合也是其一大特色,方笔和圆笔的完美结合,使《张黑女墓志》刚柔相济,具备了既骏利又圆浑、既雄悍又清丽的艺术特色。

【横平竖直,不僵不滞】《张黑女墓志》的结体取的是隶法,所以横平竖直,但其特别之处在于平而不呆板,直而不僵死。小小的横画就能看出功夫所在,以其质的变化来求骨力、古朴和气韵。

【用笔精到,形神兼备】《张黑女墓志》的书法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其字笔画虽显得精巧别致,却又不缺变化。例如,竖钩出锋短小,精巧却含蓄有力;竖弯钩不方不圆、刚柔相济;戈钩婀娜多姿、生动飘逸。在长短、粗细、轻重、奇正、刚柔、虚实、含露、顺逆等诸多方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笔笔精到。

二、结构特点

【布局疏朗,自然飘逸】《张黑女墓志》在布局中既有横势的姿态,又有纵势的姿态,尤其是左右结构的字,中间空白很大,形散而神不散,疏朗交错、体态多变,增强了参差错落的感觉。其结体章法的变化非常自然,端庄而不死板,生动灵活,娇而不媚,展现了质朴、天真、飘逸的感觉。

【开张洞达,宽绰雍容】尽管《张黑女墓志》的字很小,但字的布白疏密有致,雍容大方。横向笔画紧密但不拥挤,竖向笔画疏朗但不缺乏呼应,撇画大胆地向左伸展,捺画变斜成平,向右舒展,点画流畅连贯似行书笔意,戈勾绵里藏针,婀娜右舒,堪称宽绰有余的典范之作。

【化入篆分,无重不妙】《张黑女墓志》虽已是比较成熟的楷书体,但在用笔与结体上仍存有篆隶遗意。例如,在一些字的横画起笔、收笔处仍带有隶书的蚕头燕尾之状,一些字的撇、捺、竖钩、弯钩的写法仍是隶法。字的横折处有方有圆,有的横折处直接顿笔成方;有的横折处使用篆书写法,转而成圆;还有的横折处转顿结合,先顿后转,亦方亦圆。在结体上,大部分字虽以方正为主,但仍有许多字在结体上成扁方状,左右开张,横向取势,天真自然。

《张黑女墓志》作为北魏书法的代表作之一,其书法艺术特点在于用笔的中侧并用、方圆兼施,结构的疏朗自然、开张洞达,以及篆隶遗意的巧妙融合。这些特点使得《张黑女墓志》在书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北魏书法之精品。

《张黑女墓志》临摹要点

一、章法临摹要点

【布白虚实】《张黑女墓志》在空间布白上虚多实少,以虚为主,实为辅,二者相互映衬。在临摹时要注意体现这种虚实关系,使作品呈现出空灵的美感。

【字距行距】章法布局精美,字距大于行距。临摹时需准确把握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关系,以体现其独特的布局风格。

【类似行书章法】文章最后几行出现类似于行书的章法,这是该墓志的一个特色。临摹时要注意这种从楷书到类似行书章法的过渡自然,为整篇临摹作品增添变化和灵动性。

【删字符号】此帖中出现了删字符号,例如“长”字右侧的三个点,这种做法在行草书中常见,在楷书中却甚为少见。临摹时要注意对这些特殊符号的准确呈现,以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

二、字法临摹要点

结体取横式

【源自隶法】结体取横式,源自隶法,具有开张而又洞达的特点。临摹时要注意字形的横向舒展,体现出隶法的韵味。

【疏密相间】纵向的笔画多疏朗,横向的笔画多紧密相连,呈现出疏处空灵、密处丰满之感,两者相互融合。在临摹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笔画的疏密分布,准确表现出这种独特的结构特征。

【笔画夸张变形】此志中的大多笔画夸张变形,示人以横式之感。例如撇画向左右大胆舒展开来,捺画取自隶书,变斜为平,点画流畅隽永,又加入了行书笔意,宽绰有余,雍容大方。临摹时要注意这些笔画的特点并准确临摹,以展现出整体潇洒秀逸的风韵。

三、笔法临摹要点

点画特征

【横平竖直且轻重并举】点画横平竖直,轻重并举,丰富而又多趣,韵味情趣皆俱佳。临摹时要通过用笔的提按变化来体现这种轻重关系,使点画富有节奏感。

【中锋与侧锋结合】《张黑女墓志》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中锋多用于长横、长撇、长捺,中锋用笔笔势圆浑;侧锋用笔笔意方俊。在临摹时要根据不同笔画合理运用中锋和侧锋,如长横起笔藏锋逆入,然后迅速调锋提笔右行,至收笔出回锋,这一过程中就体现了中锋用笔的特点;而一些需要表现方俊笔意的地方则可适当运用侧锋。

基本笔画的具体写法

【竖画】有多种类型的竖画,如悬针竖,起笔如垂露竖,中锋行笔至点画中下部时笔锋逐渐提起,但不离纸,向上虚势作收,使收笔处尖锐饱满;还有向左斜的竖画,其形似撇,用力均匀,收笔回锋处与左竖弯钩相呼应等。临摹时需掌握不同竖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特点。

【撇画】长撇藏锋逆入,然后调锋向左下运行,注意要力送笔端,略带弧度,富有弹性;竖撇先写竖,行笔至二分之一左右处,向左下方撇出,行笔过程由慢渐快,一气呵成;短撇先轻锋向右上逆入,后调锋朝左下撇出,出锋时要尖锐、饱满有力。临摹时要注意撇画的角度、弧度和力度的变化。

【捺画】斜捺尖锋入纸,着力后向右下逐渐加重笔力,最后铺毫稍顿向右出锋;短捺形同斜捺,只是行笔短而有力,较为锐利;平捺笔势较平,藏锋后向右行笔,轻渐重,出锋时将笔毫收拢提出。临摹时要准确把握捺画的行笔方向、轻重变化和出锋的角度。

【点画】横点露锋落笔后,笔锋向右,横向铺毫,回锋时轻收,笔势呈横状,形体略长;竖点尖锋落笔后,笔锋向下方运行,势较直,将笔锋铺开后,提笔向上,回至点画中部收笔;斜点露锋落笔,笔锋向右下铺毫,略加力,回锋收笔,其势斜,略显厚实;相向点左点短而上挑,右点欲促而下俯,二点之间形断而相呼应;上下点上下两点垂直而下,上点的收笔从点画中部收笔,将牵丝带出连接下点,第二点收笔回锋还原,有行书笔意。临摹时要注意不同点画的形态和书写时的笔锋运动轨迹。

【钩画】竖钩先写竖画,行笔时使笔毫平铺于纸上,出钩前先蹲锋,即出钩之前稍向下做一个按笔动作,然后使锋由中而出;横钩先写横画,至出钩前先向右下轻提笔锋,调中后向左下钩出,钩应对准字心;戈钩先逆锋向左上,调锋后引笔下行,有姿态变化,至收笔时蹲锋得势而出;卧钩轻笔入纸,顺势向右下行笔,用力由轻至重,至收笔处顿笔回锋挑出;浮鹅钩先向上藏锋逆入,调锋后引笔,蹲锋,得势后用力向上出锋,力要送到锋尖。临摹时要关注钩画的起笔、行笔过程中的笔法以及出钩的方向和力度。

【折画】横折是横与竖的连接,先写横,折角处方劲雄强,爽利轻灵。临摹时要注意横与竖的衔接自然,折角处的用笔干脆利落。

《张黑女墓志》
高清修复字贴
(碑刻放大版367字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