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实小创新教学:学生亲手打造“昆虫酒店”
南京浦口实小创新教学:学生亲手打造“昆虫酒店”
“昆虫也要住酒店?”“昆虫酒店怎么制作?”“昆虫们居住的屋子有哪些功能?”……走进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虫虫酒店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围在老师身边,好奇地探索着昆虫世界的奥秘。
开启昆虫世界“新旅程”
据了解,昆虫酒店即昆虫屋或昆虫避难所,是利用木材、稻草、砖头等循环可再利用的材料,为各种昆虫制作不同类型的“房间”,供它们繁衍、栖息所用。“现代化的社会让学生和自然分离,作为老师,我想带领学生们去感受,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链接。”这场“发布会”的牵头人、浦口实小老师卞薇介绍道。
卞薇自任教以来,积极探索教育的新形式,此次她引领开展的“拾趣自然,虫返归来”——昆虫酒店项目化学习,旨在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形式,带领学生开启一场昆虫世界探索之旅,“昆虫酒店没有固定的标准模样,在结合昆虫的生活习惯前提下,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建造出各式各样的昆虫屋,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成为昆虫旅馆“建筑师”
踏进“昆虫酒店”项目化作业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整齐陈列的昆虫小屋,有的精致小巧,有的古怪可爱,“这些小屋是学生们利用各种废料设计出来的。有带花园的,有带进食区,有带大草坪的,昆虫亦是栩栩如生。”卞薇展示着学生们的作品,眼里透露着骄傲。
从了解昆虫生活习性,到设计昆虫旅馆的外观,到挑选材料制作……学生们在课程中,不仅需要像动物学家一样观察、探究,也要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创新,更要像搬运工一样劳动、协作,像装修师一样精益求精。一位位小“建筑师”们跟随着老师的脚步,挖掘着大自然的设计与建造之美,体验制作昆虫旅馆带来的快乐,同时在合作交往中获得了学习的品质与能力。
打开实践课堂“新思路”
昆虫旅馆建造好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放置,大部分昆虫喜欢温度较低,湿度较高的地方,比如花丛边、水池边或者绿篱边。“学生们将自己用心建造和布置的昆虫酒店放置到了学校的花园、生态种植区里,大家都很期盼着第一批的‘旅客’入住,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长期的教育机会。”卞薇表示。
昆虫酒店课程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校的特色化课程,也进一步推动了浦口实小项目化课程的建设。“与传统教学相比,特色课程能让学生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学生们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兴趣。”浦口实小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种课程,家长也非常支持,整个项目的过程中,老师、家长与学生一同成长、一同探究、一同学习、一同交流,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同时,拉近了彼此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