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常用概念与技术
深入浅出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常用概念与技术
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信息传输的基础,从简单的广播、电视到复杂的移动通信网络,都离不开通信系统的支持。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通信模型、信源、信宿、信道、信道编码、调制以及复用多址技术等,帮助读者建立对通信系统的基本认知。
一、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模型描述了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输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单向通信系统和双向通信系统两种基本类型。
- 单向通信系统:广播、电视都属于单向通信系统,信息只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没有反馈通道。
- 双向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一般都是双向通信系统,信息可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双向传输。
二、信源和信宿
信源和信宿是通信系统中的两个关键组件。
- 信源:位于发送端,负责将原始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例如,麦克风作为信源,将声音转换为声音信号;摄像头作为信源,将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发报机作为信源,将文字信息转换为莫尔斯码信号。
- 信宿:位于接收端,负责将电信号转换回原始信息。例如,扬声器作为信宿,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换回声音;显示器作为信宿,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转换回图像;收报机作为信宿,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换回莫尔斯码。
三、信道
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通道,其特性决定了信息在信道上的传输形式。按照传输媒介的不同,通信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1. 有线信道
有线信道的传输媒介主要包括电话线、网线和光纤等导线。
- 电话线通常作为电话通信中用户侧的传输媒介。
- 网线通常作为计算机之间通信的传输媒介,计算机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相连,计算机和以太网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媒介一般采用网线。
- 光纤通常作为光传输设备之间、通信设备之间的传输媒介,基站和核心网设备之间通过传输设备相连,基站和核心网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采用的传输媒介一般都是光纤。
2. 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的传输媒介为自由空间的电磁波。电磁波按照波长的不同分为无线电波、光波、X射线、γ射线。通信中主要用到了无线电波和光波。
无线电波按波长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具体应用如下:
- 调幅广播使用长波、中波或短波进行通信
- 调频广播使用VH 频段87~108MHz 的微波进行通信
- 电视使用VHF频段 48.5~192MHz和167~1223MHz、UHF频段223~1870MHz的微波进行通信
- Wi-Fi使用UHF频段的2.4GHz微波进行通信
- GSM使用UHF频段的900MHz/1800MHz微波进行通信
- LTE使用UHF频段的2.5GHz微波进行通信
- 微波和卫星通信使用SHF和EHF频段的7~38GHz微波进行通信
四、信号变换处理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在信道中传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发信机进行的信号处理: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交织、脉冲成形、调制。
- 收信机进行的信号处理:解调、采样判决、去交织、信道译码和信源译码。
信源编码
对于模拟信源,先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再进行压缩编码,尽量剔除冗余信息,减少对传输带宽的占用。
信道编码
通过添加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进行纠错处理,解决信道的噪声和干扰导致的误码问题。一般的信道译码只能纠正零星的误码,对于连续的误码无能为力。
交织
目的是为了解决连续误码问题,将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顺序按照一定规律打乱。在接收端的信道译码之前,先进行去交织,将数据顺序复原,连续的误码到了接收端就变成了零星的误码,信道译码就可以正确纠错了。
脉冲成形
数字信号要想在信道中传输,必须先转换成合适的脉冲波形。
调制
通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较高的频率范围,信号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通过调制把多路信号频谱搬移到不同的频率范围内,实现多路频分复用(FDM)。
五、复用和多址技术
复用技术是指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路数据的技术,TDM(时分复用)、FDM(频分复用)、CDM(码分复用)是最常见的3种复用技术。
多址技术是指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个用户数据的技术,TDMA(时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CDMA(码分多址)是最常见的3种多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