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红的历史之路: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璀璨历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红的历史之路: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璀璨历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op.jiain.net/wemall/page/item?p=130162&s=10943

南红,这种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高档玉石材料,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再到藏文化的影响,其发展历史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本文将带您穿越时空,探寻南红的历史之路。


南红,并不是一种新的玉种,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高档玉石材料。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它出现在上流社会的生活中,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时间。从战国时期古滇国,再到明清两朝均有鲜明的足迹,实历朝不可多得的名贵玉料。

石器时代

南红历史文化悠久,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有使用南红的现象。中国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懂得使用玛瑙、水晶等作为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石材采用更为广泛。在新石器时期,普遍在中国东北、内蒙及新疆一带发现很多以玛瑙制成的石簇、石核、刮削器及石叶等细石器。在距今二万八千年前,山西阳高许家窑遗址,也出土了玛瑙石龟背刮削器。这些出土玛瑙文物中,有些不乏是红色玛瑙,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之的南红,这些南红由于其本身红郁的色彩、坚硬的质地,而被人们用于各种生产或日常事务中,并且由于这种红色泽玛瑙的稀少,也被人们奉为最贵重的物品之一,往往都是部落首领或大祭司、巫师才能有资格佩戴的东西。一直发展到南红玛瑙历史文化商至西周时期,还是只有贵族与最高统治者佩戴。

青铜器时代

目前发现最早的南红器物,出土自成都金沙遗址,但数量不多。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金沙古国的一位铸币工匠,就沿用三星堆先民使用贝币的传统,制造了当前存世最早的一件南红制品——南红贝币,这枚贝币形状简约精致,历经千年沧桑却鲜艳依旧,现在被保存在古金沙博物馆。

西周时期

我国从西周时期开始,使用的组玉佩,除了玉璜、牌形饰等主体配饰外,串联其间的珠,观就以红色玛瑙为首选。苏州博物馆展出的“玉珠襦”,其中主要材质为红色玛瑙管、水晶珠和绿松石珠。想一想,先人那时的审美并不输于今人,今天的多宝串其实古己有人。

南朝时期

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中曾有记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馀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土地多山险。人形似夫余,而言语各异。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这里所说的“赤玉”,就被有关专家考证为天然红玛瑙。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保山南红玛瑙的特点:“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 ”,正是徐霞客的这一发现,使得保山南红玛瑙成为了明清时期皇家用料的首选产地。但由于地质环境等因素,保山料多綹裂,难成大器。

清朝时期,随着清廷上层文化对藏文化的偏爱,清朝规制之外出现了南红的很多配饰,比如朝珠、官帽上的顶珠等。一般南红配件都配合着象牙、翡翠材质使用,十分罕见的南红雕花珠绝大多数都是属于朝珠范围的,清手串珠也同样属于此范围。与此同时,南红开始出现雕件文化,清廷将御用玉雕工匠做南红雕件作为装饰品在宫廷摆放,而大臣们则以其象征身份地位而摆于家中。正是由于这种疯狂的喜爱,南红玛瑙在清晚期矿源枯竭,南红玛瑙历史文化暂告一段落。

藏文化与南红

到了清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兴起,青藏高原藏族人民喜欢佩戴红色饰品,起初所配红色饰物为红珊瑚,但红珊瑚高昂的价格和稀缺性使得很多藏民无法获得,从而南红玛瑙成为其替代品而逐渐被普及开来。在藏传佛教中,七宝中的“赤珠”就是指南红玛瑙,非常的珍贵,藏族人常用之入药,养心养血,信仰佛教者认为他有特殊功效。


明清时期,可以说是南红玛瑙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至清末,随着市面上的南红玛瑙艺术品越来越少,南红资源一度被认为已经开采殆尽。可见,南红资源的稀缺性与珍贵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