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黄酒:千年传承的中国名酒
即墨黄酒:千年传承的中国名酒
即墨老酒,作为中国历史名酒之一,其酿造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这种源自山东即墨的特产黄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
历史渊源
即墨老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22年,当时被称为“醪酒”。据《即墨县志》记载,即墨地区(包括崂山)土地肥沃,黍米高产,是酿造黄酒的上乘原料。战国时期,齐国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时,当地土民就是以黄酒犒劳将士,鼓舞其杀敌取胜的斗志。
酿造工艺
即墨老酒采用“古遗六法”酿制而成,选用大黄米、陈伏麦曲、崂山泉水为原料,经过浸米、糊化、糖化、发酵、压榨澄清、煎酒灭菌、陈化贮存、勾调、过滤、杀菌灌装等工序。其中,发酵过程尤为关键,甜型需在28~34℃下发酵5-7天,半甜型需在25~28℃下发酵8-10天。
营养价值
即墨老酒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元素。其发热量适中(80-90Kcal/100ml),既能满足人体能量需求,又不易导致发胖。同时,它还含有VB1、VB2等多种维生素,以及十多种矿物元素,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文化内涵
即墨老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齐景公称其为“仙酒”,到秦始皇将其视为“寿酒”,再到清代道光年间畅销全国乃至远销海外,即墨老酒见证了中国酒文化的千年传承。2009年,妙府老酒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酒”称号,并被评为“青岛最具竞争力的商标”和“青岛市民最喜爱的绿色商标”。
品质特点
即墨老酒分为半甜型和甜型两种。半甜型色泽金黄或黄褐,清亮透明,具有独特的焦香,酸甜适中,醇和柔美;甜型则色泽褐红,温和焦香,酒体醇厚,鲜甜爽口,甜而不腻,柔和协调,后味深长。
发展历程
解放前夕,即墨黄酒作坊虽历经战乱仍得以幸存。1950年,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正式组建了即墨黄酒厂。经过不断的发展,即墨老酒的产量逐年提高,从1951年的20吨增长到1984年的887吨。如今,即墨老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饮品。
即墨老酒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中国黄酒文化的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