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常见的有软腐病、腐烂病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姜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常见的有软腐病、腐烂病等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insannong.com/a/db71ff.html
生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害的困扰。了解这些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对于保障生姜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姜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并简要介绍生姜的生长习性,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管理生姜田。
生姜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方法
1. 软腐病
症状:
- 发病初期,地基部的茎叶会出现黄褐色病斑,慢慢变软腐。
- 地上部的茎叶会出现黄化枯死,地下部的块茎染病会呈软腐状,失去食用价值。
- 通常结群腐霉引起的软腐病主要是先导致植株下部叶片尖端及叶缘褪绿变黄,然后蔓延到整个叶片,并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这时会导致整株黄化倒伏,根茎腐烂,散发出臭味。
治疗:
- 可用70%百德富可湿粉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克露可湿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
- 也可用80%乙磷铝可湿粉400倍液浸种加闷种(尼龙膜密封)各1小时,然后晾干后再种植。
- 在作物出苗后至发病初期时,可以选用上述药剂进行浇灌,每隔10天使用1次。
2. 腐烂病
症状:
- 主要危害根茎,发病初期会在茎基部或根茎上半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变,使根茎逐渐失去光泽。
- 生姜外部会逐渐向内软化腐败,仅留表皮,生姜内部会充满灰白色具有硫化氢臭味的汁液。
- 病茎、病根染病初期会呈现浅黄褐色或暗紫色,后期会变成黄褐色腐烂,叶尖或叶脉呈鲜黄色或黄褐色,叶缘上卷,病叶凋萎早落。
防治:
- 发病初期可浇灌72%或68%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或抗菌剂401水剂800-100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6.2%氧化亚铜(铜大师)可湿性粉剂900倍液。
3. 眼斑病
症状:
- 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斑呈褐色小点,后期叶两面病斑会变成梭形,特别像眼睛,所以它被称为眼斑或眼点病。
- 病斑是灰白色,边缘是浅褐色,病部四周有黄晕较明显,湿度大时,病斑两面会产生暗灰色或黑色霉状物。
防治:
- 田间喷洒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3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
4. 枯萎病
症状:
- 该病害主要危害地下块茎部,块茎会变腐烂,地上部植株呈枯萎状。
- 该病与细菌性姜瘟病外观症状很相似,感染姜瘟病的块茎通常会产生半透明水渍状病斑,挤压患部会溢出淘米水状乳白色菌脓。感染枯萎病的茎块会产生不带水渍状半透明病斑,挤压患部虽也会渗出清液但不呈乳白色混浊状。
防治:
- 发病初期可以在病穴及其四周植穴淋施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10%混合氨基酸铜(万枯灵)水剂400倍液,70%百茵通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 立枯病
症状:
- 该疾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幼苗,发病初期苗茎基部靠地基处会出现腐烂。
防治:
- 姜种可用噻菌酮500倍消毒或浸泡6小时后再进行种植,发现病株后一定要及时挖除烧毁。
- 可以用恶霉灵消毒种姜的土壤,开始发病时可用噻菌酮每7-10天喷雾防治1次,连续防治3-5次即可。
6. 炭疽病
症状:
- 该疾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尖及叶缘会先出现病斑。
- 病斑初期呈水浸状褐色小斑,后向内扩展成椭圆形或梭形等不规则状褐斑,病斑云纹明显。
防治:
- 用70%甲基托布津(即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 或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3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以上药剂可以在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施,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药剂要轮换交替使用,不要连续单一使用一种药剂。
生姜的生长习性
- 温度:生姜喜温暖,不耐寒,耐热,最适温度25~28℃,温度低于10℃时受冻害。
- 湿度:生姜喜湿润,耐旱,怕积水,在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 土壤:生姜喜肥沃,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宜。
- 光照:生姜喜半阴,怕烈日暴晒,光照过强容易灼伤叶片,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
热门推荐
【日本高中小常识】何为ICT教育
微创无线脑机接口新突破:高位截瘫患者实现“意念”控制电脑光标
兴高采烈的意思、怎么读
儿童营养餐,7天不重样,孩子爱吃饭,妈妈早安心
美国学校开学时间有哪些信息需要了解
探访鸡足山:迦叶尊者的修行地
大理鸡足山秋游全攻略:交通+住宿
跟着徐霞客探秘鸡足山:海内奇绝的自然人文双璧
缺氧适应:提升健康的秘密武器?
制氧机使用指南: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保健神器”
健康人不需要日常吸氧
一招解决打哈欠的偏方是什么
春晚跳舞机器人背后的大佬:从学渣到掌握70%全球市场份额
手机红外传感器罢工?别怕,这里有你的修复指南!
轻松掌握竖屏设置技巧,提升手机与电脑使用体验
如何轻松关闭手机及其他设备的横屏模式
《上海千古情》刷新上海大型旅游演艺单日场次、游客量新高
一日游西安周边:从秦始皇陵到白鹿原,深度体验千年古都魅力
神奇的八仙天池,有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饭后肚子响,是肠胃在唱歌还是抗议?
肠躁症如何改善?会好吗?专家:吃5大食物!注意饮食6大禁忌
社保卡VS银行卡:谁更安全?
社保卡理财新趋势:从“一卡通”到“全能卡”
漱口水怎么用?正确使用方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全解析
“医生,我嘴里有股尿味!”口气原因揭秘,“元凶”真不少
高血压导致眼睛充血?专业医生这样建议
玉林自助签注一体机上线!香港签证3分钟搞定
彩虹米饭三明治:让剩饭变身美味的艺术
双十一囤货攻略:如何避免食物浪费?
正确应对和科学康复,才能摆脱大腿肌肉拉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