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vs营养指导员一文了解清楚
公共营养师vs营养指导员一文了解清楚
公共营养师和营养指导员是两个在营养健康领域备受关注的职业资格。它们在职业定义、报考条件、考核形式、颁证单位、工作内容和学习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对这两个职业进行详细对比,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区别。
职业定义不同
营养指导员:是指专门从事营养咨询和指导工作的职业人员。主要负责为客户提供营养咨询、制定饮食计划、解答营养问题等服务。
公共营养师:是指专门从事公众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与指导、营养与食品知识传播,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
总结:营养指导员偏向于营养指导方面,公共营养师的综合性更强。
报考条件不同
营养指导员报名条件: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报考营养指导员考试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 已在营养指导员培训机构完成营养指导能力提升培训,并通过专业技能考试的人员;
- 已获得注册营养师证书的;
- 已经取得营养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的(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
- 医学类临床专业、公共卫生专业的大学本科(含以上)毕业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医学类临床专业、公共卫生专业应届本科生,需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学校开具的毕业年度及专业证明并加盖公章;
- 非医学类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含以上)毕业人员,现从事医学相关工作,且连续在岗2年以上;
- 非医学类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含以上)以上毕业人员,现从事各类医疗机构、学校餐厅管理工作,且连续在岗2年以上。
公共营养师报名条件:
公共营养师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5年。
-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3年。
- 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工院校或中等及以上职业院校专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含在读应届毕业生)。
公共营养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0年。
-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4年。
- 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
- 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及以上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
-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取得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生)。
- 取得经评估论证的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证书(含在读应届毕业)。
考核形式不同
营养指导员(线上考试):
技能考试:考试题型为主观题,包含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共6道题。考试成绩≥60分为合格;
理论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共80题,考试时长90分钟。
公共营养师(线下考试):
考试科目:理论知识考试+专业能力考试;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以考试通知为准);
考试分值:均实行百分制度,两门考试成绩皆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颁证单位不同
- 营养指导员:全国统考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中心统一授予。全国统一查询: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https://www.21wecan.com/
- 公共营养师:
- 中国营养学会颁发:全国统考后,由中国营养学会教育培训中心统一授予。颁发职业能力评价证书,证书可以进行双网查询:
- 1、中国营养学会教育培训中心官网:https://www.cnsedu.net/
- 2、中国营养师网:https://www.dietitian.org.cn/
工作内容不同
在工作内容方面,我们先来看公共营养师的。公共营养师主要从事营养测评、营养摄入的指导管理等方面,通常公共营养师会为餐饮服务业、学校食堂等地方做营养配餐,或者是与减肥机构合作,为学员提供减肥餐等。
在人们生活混乱的当下,营养配餐是非常收人重视的。有不少考生考下公共营养师是为了给家人随时进行富有营养的搭配,例如为儿童搭配辅食、为老人搭配强身健体的营养餐等。
另外,目前有很多人也注重自己的体重管理,而公共营养师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健康、科学的减肥。所以公共营养师目前尤其是在减肥机构十分热门,是许多减肥人士正向咨询的对象。
营养指导员掌握各人群和常见慢性病、体重管理等的膳食需求及营养改善指导技能,同样可以进行营养咨询、指导等工作。
不难看出,其实在就业方面来说,这二者并没有十分大的区别,有大部分区域还是重合的。所以有报考了公共营养师的考生也不必着急,在就业方面二者差距不大,不用担心白考了公共营养师的证书,反而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再考取一个营养指导员。
学习内容不同
公共营养师:分为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大致如下图所示(仅供参考):
营养指导员:学习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物营养特点、营养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各类人群(备孕、乳母、婴幼儿、学生、成年人、老年人)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导、营养不良与防治、慢性病膳食指导(糖尿病、肿瘤康复期营养照护),营养健康教育活动策划与实施、食品卫生学(各类食品主要卫生安全问题及其卫生管理)、实用营养配餐技术、公共卫生基础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