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关键一周:多方因素支撑修复预期
A股市场关键一周:多方因素支撑修复预期
A股市场在2024年12月中旬经历了显著波动,主要围绕两场重要会议的预期展开交易。虽然市场在消息落地后出现回调,但整体来看,仍存在修复预期。本文将从市场量能、短线情绪、机构持仓等多个维度,结合最新的金融数据和政策动态,对A股市场的短期走势进行深入分析。
市场表现与关键信号
刚过去的交易周(12.9~12.13),A股主要围绕两场重要会议的预期展开交易,呈先扬后抑走势。消息落地后,市场在多方因素影响下,于周五出现明显回调。从万得全A的日K图可以看出,大盘又来到选择方向的关键时刻。
市场修复预期的支撑因素
综合整周盘面来看,目前有一些现象可支撑下周的修复预期:
市场量能充足:本周全A日均成交额高达19329亿元,为12月以来最高的一周,也是10月以来偏高水平。
短线情绪活跃:本周连续5天,涨停或涨幅>10%的个股均录得3位数。全市场来看,在主要指数大多周度收跌的情况下,个股涨跌仍大致持平。板块方面,大消费板块与部分科技题材(AI应用、游戏传媒)持续活跃,基本贯穿全周。
后市预期更乐观:不论机构还是散户,对中长期趋势大多仍持乐观态度。如浙商证券表示,展望后市,随着大盘借助政策东风向上“变盘”,中线震荡向上的格局已经完全确立。
机构态度与政策预期
机构重仓股本周表现不佳。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2706只基金重仓股,仅1183只周度收涨。基金持仓市值TOP100的个股中,本周收涨的也仅38只。
为什么机构更审慎?开源证券认为,背后更核心的原因来自两点:
- 熊市思维的扭转尚需时日,机构面临较大的切换成本;
- 政策的信心尚不坚定,部分机构基于不考虑政策干预的线性外推下仍对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但展望2025年,中央有政策转变的决心,政策总量也足够。
周末重要消息面解读
这个周末,消息面传来一些新的暖意:
11月金融数据出炉:11月M2同比增长7.1%,比上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受企业新增信贷规模同比少增和地方政府债发行加快影响;M1同比增速继续回升,房地产交易回暖对M1数据改善有所帮助。11月社融同比延续少增,主要受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拖累。
财政部: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13日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证监会发声:14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要求,研究部署证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突出维护市场稳定这个关键;更加有力有效服务经济回升向好,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专家点评:对“超常规”政策的提法,不必过度演绎: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表示,市场上对“超常规”的提法不必过度演绎。12月9日的会议新闻稿上出现的“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从写材料的角度分析,这是一个比较浓缩的概括性提法。而12月12日的会议新闻稿中则没有这一提法,于是各方有了许多猜测。
央行研究局局长:将适时降准降息:12月1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出席并发表讲话。要点包括:进一步降准还有空间,二级市场国债买卖探索更趋成熟;利率政策将结合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下周重要事件前瞻
北京时间下周三(12月18日),美联储将召开议息会议,周四将公布利率决策、季度经济预测。
国新办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12月16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介绍2024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70城房价数据、中国11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月度报告
12月LPR将出炉: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于12月20日出炉。
市场方面:Wind数据显示,下周(12月16日~12月20日)A股共有48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30.98亿股。按12月13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为486.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