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圳,苏州要赶上你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圳,苏州要赶上你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9098011423/321641033

深圳和苏州,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两座城市,一直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前进。2022年,深圳、上海、苏州率先跻身万亿工业GDP俱乐部。2023年,苏州GDP接近2.5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4.4万亿元,仅次于深圳,位列全国第二。2024年,苏州依然追赶深圳。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85万亿元,而苏州为4.43万亿元。

双城经济发展现状

深圳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

2024 年,深圳经济总量继续稳居全国城市前列,其 GDP 有望突破 4 万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产业结构上,深圳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华为、腾讯、大疆等巨头企业引领着 5G 通信、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潮流.

金融服务业方面,深圳拥有深交所这一重要金融平台,众多金融机构汇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

苏州

被誉为 “最强地级市”,经济发展同样成绩斐然。

2024 年,苏州 GDP 预计逼近 2.5 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 4.43 万亿元,仅次于深圳,位列全国第二。

苏州以全国 0.09% 的国土面积和 1% 的人口,创造了 2% 的经济总量、3% 的工业增加值、4% 的实际使用外资和 6% 的进出口总额!

其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产业发展迅猛。

同时,苏州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迈进,服务业占比也在稳步提升,形成了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苏州:强势追赶的工业巨擘

苏州的工业实力不容小觑!

在产业规模方面,苏州拥有 1.4 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覆盖 35 个大类、171 个中类、516 个小类,形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 3 个产业更是迈入万亿级行列。

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也在国家层面崭露头角 ,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政策推动下的发展蓝图

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苏州出台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政策。《苏州市推进新型工业化 2025 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到 2026 年,苏州要打造 4 个万亿级产业、培育 15 个超千亿级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 5 万亿元。

围绕这一目标,苏州推出了 “扩投十条” 等政策,计划短期内每年推动 1000 家企业设备更新、实施 1000 个投资超 1000 万元的增资扩产项目。

总部经济的独特魅力

苏州在吸引总部企业方面独具优势,众多大型企业纷纷将总部落户于此。

2024 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苏州)总部在相城区揭牌,喜马拉雅长三角区域总部签约落地姑苏区,信泰保险在江苏设立的苏州总部入驻高新区等。

总部企业的集聚,不仅为苏州带来了丰厚的税收和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全面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其构建了成熟的产业发展格局,吸引了协鑫集团等企业总部入驻。

协鑫集团于 2016 年在此设立总部和旗下 4 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近 2000 亿元。

苏州在产业配套、人才储备、综合成本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是吸引总部企业的关键因素。

深圳:优势尽显的创新之都

创新驱动的核心力量

深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

2023 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 2236.61 亿元,占 GDP 比重 6.46%,首次实现研发投入总量、强度居全国城市 “双第二”
持续且高额的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众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2023 年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 2.48 万家,是 2014 年的 5.2 倍。

华为、腾讯、大疆等行业巨头,在 5G 通信、互联网科技、无人机等领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潮流。

以华为为例,其在 5G 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全球领先,推动了全球 5G 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腾讯在互联网社交、游戏、金融科技等领域持续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
大疆凭借其在无人机领域的先进技术,占据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

产业结构的领先优势

深圳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高端化的显著特征。

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引领发展的同时,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高新技术产业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形成了完整且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金融服务业方面,深圳拥有深交所这一重要的金融平台,众多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汇聚于此,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

相比之下,苏州虽然工业基础雄厚,但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高端化程度上,与深圳仍存在一定差距 。

双城面临的挑战与未来

苏州的发展瓶颈

尽管苏州在经济发展上成绩斐然,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机场资源的匮乏,成为了苏州发展的一大痛点。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庞大、对外贸易活跃的城市,苏州至今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民用机场。

这使得苏州在人员和货物的运输效率上受到限制,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

虽然周边有上海、无锡等城市的机场可供使用,但在高峰时期或特殊天气条件下,出行的便利性和时效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在高校资源方面,苏州同样存在短板。

与南京、武汉等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相比,苏州的高校数量相对较少,且缺乏顶尖的 985、211 高校。

深圳的潜在挑战

深圳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潜在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的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升,这对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造成了较大压力,导致部分企业外迁。

成本的上升也使得深圳在吸引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的新兴产业时面临一定竞争压力。

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空心化风险也不容忽视。

虽然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传统制造业的外迁可能会导致产业链的不完整。

深圳还面临着区域竞争加剧的挑战,随着国内其他城市的快速崛起,如杭州、成都等,在吸引人才、资金和项目方面与深圳展开竞争。

双城共进,未来可期

深圳和苏州,两座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熠熠生辉的城市,以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和卓越成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深圳:凭借创新驱动和多元化的高端产业,在全球科技和经济舞台上大放异彩;

苏州:依靠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在制造业领域持续发力,向 “智造之城” 大步迈进。

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不仅推动着自身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