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Kepware、力控、软件在数据采集工具使用的优劣对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Kepware、力控、软件在数据采集工具使用的优劣对比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ddjj_1980/article/details/145579568

工具对比分析

对比维度
Kepware
力控软件(ForceControl)
通用软件数据采集工具(如Ignition、Node-RED等)
协议支持
✔️ 300+工业协议(Modbus、OPC UA、Siemens S7等)
✔️ 国际设备兼容性强
✔️ 主流国内协议(Modbus、三菱、欧姆龙等)
✔️ 国产PLC适配性优
❌ 依赖开发能力
✔️ 可通过编程支持任意协议(需自行开发驱动)
本地化支持
❌ 英文界面为主,需依赖本地团队
✔️ 国际项目经验丰富
✔️ 全中文界面与文档
✔️ 本土技术支持响应快
❌ 需自行本地化(语言、文档)
✔️ 开源工具社区支持(如Node-RED)
成本
❌ 授权费用高(按协议模块收费)
✔️ 长期维护成本低
✔️ 价格较低(适合中小项目)
❌ 高级功能需额外模块
✔️ 开源工具成本低(如Node-RED)
❌ 自研工具开发成本高(人力、时间)
扩展性
✔️ 模块化架构,支持SDK定制开发
✔️ 云平台集成(AWS、Azure)
✔️ 功能模块可扩展(组态灵活)
❌ 复杂集成场景支持有限
✔️ 灵活度最高(代码级控制)
❌ 需技术团队支撑
实时性与稳定性
✔️ 工业级稳定性(高并发、低延迟)
✔️ 全球验证的可靠性
✔️ 中小规模项目性能稳定
❌ 超大规模数据采集可能延迟
❌ 依赖代码优化水平
✔️ 高性能框架(如Ignition)可实现高吞吐量
安全性
✔️ 企业级安全(OPC UA加密、权限控制)
✔️ 符合IEC 62443标准
✔️ 基础安全功能(用户权限、数据加密)
❌ 高级安全需外部工具
❌ 需自行实现安全机制
✔️ 开源工具可集成第三方安全方案(如HTTPS、OAuth)
实施复杂度
✔️ 配置驱动(无需编码)
❌ 协议调试需专业知识
✔️ 组态化配置(拖拽式操作)
✔️ 适合国内用户习惯
❌ 需编程能力(Python、Java等)
✔️ 灵活应对特殊需求

适用场景推荐

场景
推荐工具
原因
国际化多协议混合环境
Kepware
支持全球主流设备协议,稳定性高
国内中小型制造业项目
力控软件
成本低、中文支持完善,适配国产PLC
定制化需求高或特殊协议
自研/开源工具
灵活开发,适合个性化场景(如老旧设备协议解析)

实施方法对比

1. Kepware实施流程

步骤

  1. 需求分析:明确设备类型、协议版本、数据点规模。
  2. 环境部署:安装KEPServerEX,激活所需协议模块。
  3. 配置通道与设备:定义通道(Channel)、设备(Device)及数据标签(Tag)。
  4. 集成测试:通过OPC UA/MQTT对接MES,验证数据实时性。
  5. 冗余设计(可选):配置双机热备或负载均衡。

关键点

  • 需提前测试协议兼容性(如不同PLC固件版本)。
  • 利用KEPServerEX日志快速排查通信故障。

2. 力控软件实施流程

步骤

  1. 设备对接:通过预置驱动库连接国产PLC(如汇川、台达)。
  2. 组态开发:拖拽式搭建数据采集界面,配置实时数据库(RealDB)。
  3. 脚本扩展:使用VBScript处理复杂逻辑(如数据清洗)。
  4. 系统集成:通过OPC/Web API对接MES或ERP。
  5. 培训交付:提供中文操作手册及本地化培训。

关键点

  • 优先使用力控的模板工程加速开发。
  • 注意国产PLC的协议细节(如寄存器地址偏移)。

3. 通用软件工具实施流程(以Node-RED为例)

步骤

  1. 环境搭建:部署Node-RED平台,安装Modbus/TCP等插件。
  2. 流程设计:通过可视化节点配置数据流(采集→处理→存储)。
  3. 协议开发:针对特殊协议编写自定义节点(如JavaScript)。
  4. 接口对接:通过REST API/MQTT推送数据至MES。
  5. 性能优化:调整采集频率,避免线程阻塞。

关键点

  • 开源工具需自行解决稳定性问题(如断线重连)。
  • 建议搭配时序数据库(如InfluxDB)存储历史数据。

实施风险与应对策略

工具类型
风险
应对策略
Kepware
1. 协议配置复杂
2. 高成本超预算
1. 提前进行协议兼容性测试
2. 分阶段采购模块
力控软件
1. 大规模项目性能不足
2. 国际化支持弱
1. 分批次轮询采集
2. 结合Kepware处理国际设备
自研/开源工具
1. 开发周期长
2. 后期维护成本高
1. 采用成熟框架(如Ignition)
2. 预留技术文档和交接流程

总结与建议

  • 选择Kepware:适合全球化企业、高复杂度项目,追求长期稳定性和扩展性。
  • 选择力控软件:适合国内中小型项目,注重成本控制和快速交付,依赖中文支持。
  • 选择自研/开源工具:适合特殊协议解析、定制化需求强,且具备技术团队支撑的场景。
  • 混合部署:在大型项目中可组合使用(如Kepware对接国际设备 + 力控对接国产设备),通过OPC UA统一集成至MES。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