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都理工大学深化科教融汇 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理工大学深化科教融汇 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引用
中国网
1.
http://guoqing.china.com.cn/2025-02/26/content_117733918.htm

成都理工大学秉持“研为教基,教为研袭”理念,化教学科研“两张皮”为“一条链”,奋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先后为社会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人才,其中两院院士7人、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及“国家卓越工程师”4人。


王成善院士


多吉院士,所在“青藏高原地质资源工程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唐菊兴院士,所在“青藏高原地质资源工程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在体制机制上融,在育人活力上汇

一是强化思政教育协同。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三光荣四特别“地矿精神,凝练成理“攀登精神”,引导学生矢志科研报国,相关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二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出台《工作业绩评价计分办法》,建立教学科研互认互通机制;破除唯分数论,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毕业生特殊授位制度,获批四川省首批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三是创新“科—产—创—教”融汇新模式。以现代产业学院和西藏、新疆研究院为牵引,以联合学士学位培养为支撑,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实现以“科”带“产”,以“产”哺“创”,以“创”促“教”,以“教”赋“新”。


成都理工大学西藏研究院成功举办“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提升培训班”

在学科布局上融,在育人结构上汇

一是夯实基础学科。顺应国家对基础学科领域创新人才需求,重组成立数学科学学院和物理学院,设立国际行星科学研究中心等基础研究平台,强化原始创新。


数学与应用数学前沿交叉论坛暨成都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现场

二是布局新兴专业。出台《本科专业设置与优化调整管理办法》,前瞻性布局行星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战略新兴专业,开办“碳中和技术”等17个微专业,优化育人新结构。


行星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在进行月壤研究

三是深化学科交叉。实施“珠峰大科学计划”,成立资源环境数字地球、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5个交叉创新平台,鼓励学生跨学院研习,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有力增强学生交叉创新能力。

在教学体系上融,在育人模式上汇

一是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四层级递进式项目制课程体系,强化前沿成果在课堂、教材、实验项目建设中的先导作用,以科教融汇为鲜明特色的2种教材分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二是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依托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推行“拔尖班+特色班+实验班+联培班”四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行全员导师制,全面开放导师课题,70%以上毕业论文源于教师科研项目,在软科中国大学“造就学术人才”排行榜中位列第91位。三是强化科技竞赛引领。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1+3+N”赛训一体化推进专创融合,打造“一院一大赛”“一专一金赛”,在全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进入前三十。


成都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承办四川省第六届“互联网+”大赛

在平台团队上融,在育人生态上汇

一是以高能级平台筑牢科教融汇之本。完成2个全国重点验室重组,参与建设天府实验室,系统打造38个部省级平台,并将科研服务教学作为考核指标,推进实验室、科研仪器、科研人员向本科生开放,学生直接参与青藏高原地质演化等重大科研项目以及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参与建设的天府永兴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二是以高层次团队夯实科教融汇之基。实施“珠峰人才计划”,建强师资队伍,培育出全国青教赛一等奖,一批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近2年持续破百,实现《Nature》《Science》顶刊突破。

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第19届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报道了由王成善院士等中国科学家发起和主导的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 DDE)国际大科学计划

金思丁老师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李超(前中)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文章“Uncovering the Ediacaran phosphorus cycle”(解密埃迪卡拉纪磷循)

成都理工大学王达与其他合作者一起发表Science论文

三是在人才培养共同体拓展科教融汇之源。深化与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共建省级“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强化前沿科技与产业需求衔接。联合中石化承担地热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打造地热全产业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成都理工大学校党委书记刘清友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有组织教学和有组织科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科教融汇路径,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成理方案。(周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