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饱和度登上热搜!专家:正常人低于90%已非常危险!
血氧饱和度登上热搜!专家:正常人低于90%已非常危险!
近日,知名女星大S在日本旅游感染流感并发肺炎不幸去世的新闻引爆全网。有未经证实的网传图片显示,町立医院的就诊记录中她的血氧饱和度已经降至89%,但并未接受专业治疗的介入。
一时间,血氧饱和度成为网络热搜。血氧饱和度代表着什么?血氧饱和度要怎么看?目前智能穿戴设备测量的血氧饱和度能作为诊断标准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专家做出解答。
血氧饱和度是判断病情的指标之一
“血氧饱和度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它反映了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胡峻岩介绍,当人体吸入氧气后,氧气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越多,血氧饱和度就越高。
血氧饱和度主要反映身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可以作为判断人体是否缺氧的指标,对于判断身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将人的血液比作货车,那么血氧饱和度就是衡量‘货车’装载氧气多少的指标。”胡峻岩说道:“如果血氧饱和度过低,说明要么是作为货物的氧气出现了‘供货不足’,要么是作为‘货车’的血液循环系统出现了故障。”
除了患有慢性肺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外,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甚至接近100%。在没有相关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90%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这意味着呼吸或血液循环系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需要尽快寻求医护人员治疗。”胡峻岩表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水肿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心脏疾病,例如心衰等循环系统疾病都是常见的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病因。此外,中毒、高原反应等原因也可能影响血氧饱和度值。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血氧饱和度是判断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生理指标,如呼吸频率、体温、血压、脉搏以及患者意识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对症施治,而非仅仅解决氧饱和度低这一病情。
智能穿戴的测量结果仅可作为参考
血氧含量的测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浅表的动脉抽血测量,在患者的股动脉或者手指桡动脉抽取动脉血,通过机器直接测量,但最常见的测量方式还是通过指压式血氧仪进行测量。
“指压式血氧仪通常使用发光二极管发射两种特定波长的光:660nm的红光和910nm的红外光,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仪器通过检测这种光吸收的差异来计算出血氧饱和度。”胡峻岩介绍,目前有不少智能穿戴设备就拥有血氧测量的功能,但如果作为医用标准来使用的话还缺乏权威性,可以在就医前、运动登山等过程中自行测量作为参考,就医时仍需要使用专业的医疗设备进行专业检测。
本文原文来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