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山东民营经济迸发新动能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山东民营经济迸发新动能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拥有雄厚的产业根基与完备的工业体系。在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进程中,山东民营企业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迸发新动能。
思路清则方向明,方向明则信心足。一场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发展专题会在烟台召开,为今后山东民营企业的发展“锚定航向”。从参会企业和企业家来看,更加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很多企业站在其所处领域的发展最前沿,可以说“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是此次专题会的主题、主线。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拥有雄厚的产业根基与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为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下,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形成倒逼之势,民营企业唯有在数字化和绿色化领域积极开拓新赛道,方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地位。
山东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制造业底蕴深厚,产业链条完备。从高端装备制造到现代海洋产业,从新能源新材料到现代高效农业,山东的产业布局为民营企业营造了广阔的发展天地。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等领域,山东已培育出一批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民营企业是山东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数据显示,山东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以及80%以上的就业岗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相继出台“民营经济35条”“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给予了坚实支撑。尤其是在数字化和绿色化领域,山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机制,为企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山东,诸多先行企业已从数字化转型中收获显著成效。海尔集团通过打造“灯塔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产品不良率降低30%;潍柴动力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响应速度提升40%。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民营企业也面临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挑战。对此,山东正深入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行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开展“数字专员”派驻等举措,助力企业突破转型瓶颈。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广泛共识。山东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正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与产业绿色转型。民营企业必须主动顺应这一趋势,将绿色化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领域,山东民营企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山东民营企业正积极探索绿色转型之路。东岳集团凭借技术创新,构建起全球领先的氟硅材料绿色产业链;魏桥创业集团利用光伏发电,打造绿色铝业生产基地。这些案例充分表明,绿色转型并非企业发展的负担,而是孕育新发展机遇的富矿。绿色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山东正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民营企业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在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中勇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