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令人费解 槲皮素为什么致癌又治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令人费解 槲皮素为什么致癌又治癌?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sinospectroscopy.org.cn/readnews.php?nid=95451

槲皮素,一种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的天然化合物,近年来因其抗癌等多重健康功效而备受关注。然而,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3类致癌物,这一矛盾引发了广泛讨论。本文将为您揭示槲皮素的双重作用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槲皮素,又名栎精,槲皮黄素,溶于冰醋酸,碱性水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味很苦。可作为药品,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栎精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皮素一般可作为保健品,常被用于增加免疫力或预防感染。槲皮素具有多种功效,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我们每日摄取的蔬菜水果富含生物性黄酮类,大部分就是槲皮素类,可见此类化合物在人类饮食中的重要性。

在抗癌方面,槲皮素已有众多研究显示其对各种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就具体作用机制而言,槲皮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抑制癌细胞内多种酶参与细胞增殖、信号传导途径。

低剂量的槲皮素发挥癌细胞特异性增殖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由G1期细胞周期停滞引起的。槲皮素诱导p21 CDK抑制剂伴随pRb磷酸化的降低,pRb通过捕获E2F1抑制G1/S细胞周期进程。低剂量的槲皮素诱导轻度DNA损伤和Chk2活化,这是槲皮素对p21表达的主要调节因子。此外,槲皮素下调细胞周期蛋白B1和CDK1,这是G2/M细胞周期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槲皮素抑制关键转录因子NF-Y向细胞周期蛋白B1基因启动子的募集导致转录抑制。该研究证明,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进展,可以实现生理学相关剂量的槲皮素的化学预防功效。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显示槲皮素在联合常用化疗剂或放疗的过程中使用,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例如,槲皮素可作用于化学增敏和放射增敏化疗也作为抗辐射,保护正常细胞的免受化疗和放疗副作用的困扰,这些优点可以显著提升其抗癌治疗作用。

然而,去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栎树提取物槲皮素名列3类致癌物清单中。事实上,3类致癌物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致癌物的含义不同。3类致癌物指的是现有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确认,即致癌性证据是不充分的。如茶、咖啡因、糖精及其盐、安定、氧化铁、有机铅化合物、静电磁场、三聚氰胺及汞与其无机化合物等均是3类致癌物,3类致癌物的准确定义应该是尚未确定是否有致癌潜力的化合物。

因此,槲皮素虽然名列3类致癌物清单中,但尚不能确定其是否有致癌潜力。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等多种功效,可以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健康,在抗癌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的作用。不过,这类的研究数据均来自于细胞学实验或动物实验,直接在人体中使用是否起效仍待更多的验证。对于槲皮素类保健品笔者并不推荐使用,因其不同于其他保健品,槲皮素及其类似物通过蔬菜水果即可足够摄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