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中看古代成都的环境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中看古代成都的环境美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92093

成都,这座被誉为“花重锦官城”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到陆游的《梅花绝句》,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代成都的环境之美,更体现了成都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追求。

读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诗,禁不住拍案叫绝。
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老杜的这组诗共七首,首首都是写成都古代西郊环境美的精品。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浣花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自己赏花、爱花、惜花之情。

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等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我最喜欢的是杜甫的第六首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别具情趣,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鸣叫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中有繁华开满的小径,流连忘返,翩翩飞舞的彩蝶,娇莺清脆啼恰恰的叫声,这是通往黄四娘家的小路,古代农家小院的环境美可见一斑,黄四娘对通往她家小路的打造整理可想而知,这种农家小院的美景透视出成都人对住家环境自然美的重视。这是成都传统自然美小环境在诗歌中的体现。

我又想起了陆游的梅花绝句诗: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青羊宫到浣花溪二十里中香不断,把古时成都西边青羊宫到浣花溪一带美丽的田园景象尽收眼底,古成都的花市也尽显其中,这是古成都的大环境美的写照。青羊宫一代与杜甫描写的浣花溪黄四娘家临近,这是成都的西郊,历来都是成都的经济文化中心,从这里连接成都平原的沃野千里,有上千年前辉煌的金沙遗址、金牛坝、都江堰等都在这个方向,故有高祖以之成帝业之说。

如今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的青羊区也因为这首《梅花绝句》中的青羊宫而得名。细数青羊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3000多年前辉煌的金沙遗址,还是如今成为城市名片的宽窄巷子,无不彰显着青羊区的淳厚文化品格。

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每年的农历一二月份,青羊宫到浣花溪之间会有一个政府主办的梅花花会,各家各户种花的,都将自己家种植的梅花摆出来,供游人选购。这种每年一度的花会传统,一直延续到陆游所处的南宋。这首诗也是诗人为我们留下成都的历史记忆,成都的花市,成都的大环境美也在其中了。

如今,成都每年的各种花会展都在各公园举办,成都文化公园、人民公园以及的三圣花乡,幸福梅林,以及各区市县也少不了这样传承的花展,这才是今天花重锦官城成都人真正值得骄傲的城市名片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