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老城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活力复兴:同济大学实践团队调研纪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老城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活力复兴:同济大学实践团队调研纪实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izhengwang.cn/a/zt_2024_tjdxsdxrzyxjh_szzx/240515/1808915.shtml

上海老城厢,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七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是上海中心城区的文化与历史核心。这里不仅是上海的文化遗产,也是城市活力复兴的关键区域。同济大学弄里寻梦实践团队在此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研,通过与规划机构的合作,建立了可持续更新的信息平台,旨在推动老城厢的保护与更新,为上海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实践背景

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坐落于上海黄浦区,北部邻近外滩,东边靠近黄浦江,自元代设县以来,至今留存着七百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堪称上海现代大都市的传统文化之根、历史性中心城区的空间复兴中心。

但与此同时,历史保护与生活提质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老旧住房密布、空间狭窄、商居混杂、公共配套设施缺乏等问题也引发了其在新世纪持续开展着不同规模的动迁行动,众多建筑及道路已被封锁,社会经济活力存在明显下降。

面对此景,团队成员意识到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突出的区位优势使得老城厢成为了上海“保护与发展”冲突最凸显的核心区域。面对老城厢的发展危机,我们认为应当及时展开抢救性记录,在坚守遗产保护底线的基础上激发地区活力,运用专业眼光展示其时代价值。

实践过程

实地踏勘:走出校园,体验真实的城市建成环境

团队成员利用为期三十天的社会实践,及时地为保护上海市历史文化遗产开展了一次系统全面的社会调研,在分空间尺度、分时间阶段、分风貌类型的工作框架指导下,形成了一套内容涵盖整体格局、历史建筑、道路街巷、文化地标、社会经济发展等信息的一手基础资料包,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对上版规划的跟踪评价,最终将其转化为数据图形相结合的ArcGIS基础数据层,从而全面展示老城厢的独特价值与发展困境。





专项分析:理论学习,剖析物质空间的文化内涵

团队成员充分调动专业力量,对老城厢的保护对象及其内涵价值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分析。在现场踏勘交流及历史资料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强调要提高对文化地标、道路交叉口等历史风貌要素重要性的认知,并完成了道路街巷分级定义及建筑类型体系识别两个专项研究,促进老城厢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未来获得更全面的认知与保护。


规划赋能:走进机构,合作建立信息平台

通过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中心的工作团队充分沟通与合作,项目成果将转化为可持续更新的老城厢历史文化遗产信息平台,为目前正在推进的城市更新实施项目、新一轮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项目真正运用规划手段切实推动了老城厢的保护与更新工作,为助力存量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实践点评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走入老城厢现场,全方位记录,多角度体验,力求最完整最真实的呈现当下现状,有效支撑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中心 葛岩

同济大学的教师和学子们选择上海之根——“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调研对象,在多样的历史性城镇景观现场,通过有组织的现场行走体验,建构了从建筑到街区的现状调研体系方法,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中心 唐思远

实践成果

调研成果:保护上海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坚定行动

在30天充实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足迹遍布老城厢199.72公顷的保护范围,依据法定保护规划记录了1662张历史建筑现状照片、128条不同等级的道路街巷断面及两侧界面、采集了229张包含过街楼、界碑、牌坊等文化地标的现状,历经了二十余次的无人机航拍,用783张鸟瞰照片与2.5小时的视频俯瞰美丽的老城厢,整理分析后凝结为十张系统图、一篇成果汇编及一本调研报告,并通过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建立可持续更新的信息平台,为老城厢城市更新与系统保护提供基础信息与发展策略。

项目成果将真正为外滩-陆家嘴传统文化活力区的发展提供支撑,促进实现【文化-民生-功能】三结合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总结回顾:知行合一 力行落实

本次实践是在充分认识到老城厢发展突出矛盾的基础上展开的一场综合文化传承、民生保障与城市功能拓展的实地调研,通过会议讨论、现场踏勘、专业分析、平台建立等方式,发挥了从深度调研到设计赋能的桥梁作用。相信这场知行合一的实践,定能使老城厢在未来继续承担起传承上海传统城市生活风貌的重要使命,为遗产保护的重大工作交上一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答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