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 深度融合赋能古田县食用菌产业新征程
“四链” 深度融合赋能古田县食用菌产业新征程
近日,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 “四链” 融合现场会在泉州南安市召开。会议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素有 “中国食用菌之都” 美誉的古田县带来腾飞新契机。
近年来,古田县依托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的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构建起完整的食用菌全产业链。2024年,古田食用菌总产量达94.4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高达280亿元。其中,银耳产量占全球85%以上,“古田银耳” 以147.32亿元品牌价值连续两年位居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第二位。
位于古田县大桥镇的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袋栽银耳工厂化生产的典型代表,也是古田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缩影。其厂房配备的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让银耳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科技不仅为菌菇种植赋能,同时贯穿全产业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向“五化”发展,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打造了集银耳菌种培育、工厂化种植、产品精深加工、销售以及银耳文化推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同时,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不断研发新产品,优化产业链条,持续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方向发展。”福建天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柳菊说道。
创新,一直是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椴木栽培到首创袋栽技术,再到多品种栽培技术突破,古田县积累了大量成果。如今,古田县拥有30多家民营科研所,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打造菌业研究院,围绕全产业链开展研究并转化成果。
“我们围绕食用菌全产业链,开展新优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紧密联系企业和种植户,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有效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主任张琪辉说道。
人才的汇聚和资金的有力投入,如同强劲的“双引擎”,驱动着古田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前行。近年来,古田县不断优化、精准化食用菌产业金融服务,打造“古田县食用菌数字大脑”,依托平台构建精准用户画像,为金融机构精准投放供应链贷款与农业保险提供数据化信息依据。同时常态化政策扶持,出台优惠政策,每年安排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在生产加工、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扶持产业发展。
人才的集聚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从菌种培育、栽培管理到精深加工,各个环节都有专业人才的参与。古田县不仅有本地成长起来的农民技术员,还积极从高校、科研机构引进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我们围绕产业链需求,培养‘一懂两爱’的新型技术人员,研究院成立以来,已为企业和产业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有力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张琪辉说道。
在 “四链” 融合的强大推动下,作为产业发展根基的产业链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望未来,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将依托 “四链” 融合的独特优势,在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食用菌产业集群,为福建省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下一步,古田县还将立足本县食用菌产业独特优势,紧扣‘四链融合’的发展思路,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发挥创新链关键效能,为产业注入新活力,强化资金链关键要素,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人才链主体力量,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力求构建多链融合、协同发展的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