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0~3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表现:依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0~3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表现:依恋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68423

依恋是儿童与主要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情感关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依恋的类型和特点,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根据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同反应,心理学家将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即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家长可以参照不同类型的特点,看看自家孩子属于哪种依恋类型,有针对性地回应孩子所表达的需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也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以母亲离开婴儿为例:

  • 当母亲离开时,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会哭泣或抗议,当母亲回来时会高兴地欢迎母亲。他们将母亲当作“安全基地”,可以离开母亲一定距离,自己玩耍探索,有时也会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全感。这类孩子通常愿意合作,相对较少生气。

  • 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但当母亲回来时会拒绝她。他们经常生气,在需要帮助时不会表达需求,不愿意和母亲保持亲密接触。他们不喜欢被单独留下来,更不喜欢被斥责。

  • 矛盾型依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之前就会焦虑,母亲离开时会非常烦躁;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表现得很矛盾,想和母亲接触,却又通过踢或扭动身体表示抗拒。这类儿童很难安慰。

依恋关系对儿童未来的性格发展和人际关系有很大影响。父母对孩子的依恋类型有了认识后,主动改善养育方法,可以避免出现严重不利的情况。

儿童还会对一些没有生命的物品产生依恋,比如儿童用过的枕头、毯子、玩具狗狗等,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牢牢地抱着。这是孩子的“过渡物”。儿童的发展需要逐渐走向独立,在与自己依赖的照料者分开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这些让孩子依恋的物品可以帮他抗拒压力和恐惧,会对他起到安慰的作用。有的孩子甚至年龄很大了还会依恋这些物品,这属于正常现象。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