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外贸成绩单:万亿美元顺差背后的喜与忧
2024年中国外贸成绩单:万亿美元顺差背后的喜与忧
2024年中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40万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增长5.9%,进口增长1.1%,贸易顺差逼近万亿美元。这份成绩单背后,既有新增长点的强劲表现和传统市场的回稳,也面临着进口疲弱、贸易摩擦加剧等隐忧。
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外贸进出口出现急剧冲刺,当月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美元值环比分别增长7.5%、7.6%和7.5%,同比分别增长6.5%、10.7%和1.0%。全年来看,2024年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8%,其中出口增长5.9%,进口增长1.1%。与2023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5.0%、4.6%和5.5%相比,2024年外贸表现堪称打了一个翻身仗。
出口强劲:新增长点与传统市场回稳
2024年全年货物出口达到35772.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净增1971.97亿美元。增长主要来自机电产品大类,贡献了1481.33亿美元,占净增额的75.1%,增幅达到7.5%,快于全部出口。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最快的依次是:船舶(增长57.3%)、芯片(增长17.4%)、汽车及底盘(增长15.5%)、通用机械(增长14.3%)、家电(增长14.1%)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增长9.9%)。
从出口地区格局看,2024年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拉美(增长13.0%)和东盟(增长12.0%)。增长最快的国家依次是巴西(增长22.0%)、越南(17.7%)、印尼(17.6%)、马来西亚(16.1%)和泰国(13.6%)。这表明全球南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重要增长点。
2024年出口一个重大变化是对美欧日韩港台出口全面扭转了2023年大幅下降的局面,转为增长。其中对美出口从2023年断崖式下降13.1%转为增长4.9%,对欧盟出口从下降10.2%转为增长3.0%,对我国香港出口从下降6.3%转为增长6.2%,对我国台湾出口从下降16.0%转为增长9.8%,仅对日韩出口仍是负增长,但降幅大大缩小。
中美贸易回稳,特别是对美出口止跌转升,是2024年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的一大亮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6882.80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3.7%,与对全球贸易增速3.8%几乎相同。其中对美出口5246.56亿美元,增长4.9%。
进口疲弱:内需不足与贸易摩擦隐患
与出口强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的疲弱。2024年货物进口25850.67亿美元,比上年勉强增长1.1%,避免了负增长。与五年前2019年相比,累计增长24.5%;同期出口累计增长43.1%;五年内贸易顺差翻了一番多,从4219.32亿美元增至9921.55亿美元,直逼万亿美元大关。
2024年,进口增长主要来自东盟(增长2.0%)、中国台湾(增长9.3%)和韩国(增长12.4%),从发达地区欧盟进口下降4.4%,从美国进口下降0.1%,从日本进口下降2.6%。
与五年前2019年相比,从欧盟进口累计下降2.6%,从日本进口下降9.0%;从美国进口虽然增加33.3%,但仍低于2021年1795.3亿美元水平。除美国外,主要增长来源来自俄罗斯(增长111.8%)、东盟(增长40.3%)、拉美(增长46.0%)和非洲(增长22.3%)。
贸易顺差逼近万亿:引发全球关注
2024年货物贸易顺差逼近万亿贸易大关,达到9921.55亿美元,比2023年增加1689.32亿美元,五年内翻了一番多。这与美国货物贸易逆差达万亿美元恰成对照。引起了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的高度关注。
美国候任财长贝森特1月16日在参院听证会作证时,指责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不平衡的经济体”,以出口抵销国内经济问题。他提出要实施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十年长期对华经济政策。
出口前景展望与政策建议
- 做好出口遭围堵的准备。除了贸易顺差巨大必然引起许多国家和地区贸易限制外,作为引以为傲的新三样出口势头,已在2024年减弱。汽车出口量曾在2023年猛增57.4%后,2024年只增长15.5%;平均单价下跌5.9%,而2023年上涨7.4%。特朗普政府对我产品施加关税,取消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等系大概率,不少电子类产品经过加关税前突击出口后,势头必然减弱。欧盟继对我电动车加征反补贴税后,随时可能施加新的限制。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等均已表示,不允许中国产品“借道”输往美国。
2025年上半年,如果特朗普关税尚未到位,出口可能保持温和增长。但下半年可能转降。2026年前景大概率是继续下降。
- 提振内需和进口,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合作。根据上述分析,需要切实转变进出口贸易发展方式,实行重大调整。
第一,重心放到提振国内需求上。加力于国内需求侧,而不是供给侧。适度放慢工业投资和生产速度。
第二,努力稳定现有出口市场的同时,努力发展与欧美日本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产业合作,在海外投资建厂,做大当地产业。
第三,持续大力增加进口,特别是增加先进适用技术、关键设备、关键材料和关键元器件进口。2025年争取使进口增速超过出口增速,并保持数年。争取从2026年起贸易顺差不再增长,并有适度下降。在增加进口量的同时,尤其要重视进口的质,即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的产品与技术进口。为此,在继续积极推动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从全球南方进口外,尤其应重视从发达国家特别是从欧盟进口,争取在五年内使高技术产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从目前的不足30%提高到45%左右。
第四,努力保持与世界主要地区经贸关系稳定,在继续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关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妥善处理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欧、RCEP区域内经贸关系,为十四五期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稳定的外部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