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BA 的大前锋位置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有什么改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BA 的大前锋位置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有什么改变?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8A028LM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在NBA的历史长河中,大前锋位置经历了显著的演变。从80年代末的"魔鬼筋肉人",到技术细腻的加内特、邓肯时代,再到现代的空间制造者,这个位置的变革见证了篮球战术的发展。本文将带您回顾这一演变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NBA的历史上,大前锋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就拿最近30年来说,大前锋PF的这个位置也经历了诸多变化。从一开始的魔鬼筋肉人,到技术细腻的加内特、邓肯、韦伯阶段,在现代又变成了空间制造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这个位置就有一些变革,是篮球战术发展史上能够直观看到变化的过程。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前锋的位置是属于脏活累活的球员,罗德曼、安东尼梅森都属于这样的代表,特别是梅森,老球迷可能会熟悉他,他是当年纽约尼克斯队不可或缺的防守人物,防守凶悍,抢篮板球也很厉害,标准的肌肉男,非常硬汉。

尤因、斯塔克斯、奥克利、哈珀等防守悍将组成的纽约,让所有人为之胆寒。


就是上图这家伙,光看外表大家都会觉得这家伙不好惹,事实上他确实也是这样的风格。

除了蓝领,在当年大前锋还有一个属性,就是飞天遁地。进攻火爆、身体素质强硬的才能打这个位置,没有点暴脾气,是没法胜任这个位置的,巴克利、坎普、大妈拉里·约翰逊就是典型的代表。


只要你能冲击篮筐,能打败对手的内线,这样的球员也能作为大前锋的首选。身高不一定要很高,够壮就行。

魔鬼筋肉人的属性才能在那个时代占据大前锋的位置。

1995年以后,加内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在这里也不是说加内特是改变大前锋属性的典型人选,只是他太过突出。当年加内特刚进联盟的时候,还非常瘦弱,PF的他喜欢在外面投射,中距离射篮一直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的风格,让许多人看不惯,觉得他很软。

当年有专栏的篮球评论员评论加内特打球离经叛道,说他是大前锋,但是打得一点也不像大前锋,更是小前锋,球队也一度让他打起小前锋,但是比起小前锋他又过于高大了。这也让他获得了“坐拥大前锋之名却无之实”的称号,遭遇了很大批评。


早期的加内特真的很瘦,跟竹竿一样,对抗很差,过了两年到97年之后才慢慢变壮,能够在篮下挤到位置,也能中投,对于球队的空间帮助很大,球队也因为球员的改变产生进步,逐渐认同加内特的全面性。

1997年,马刺选中邓肯。这家伙可不得了,堪称大前锋有史以来顶级的选手,既能飞天遁地,暴扣,又能小勾手、中投和攻框,无所不能,在我看来邓肯是NBA历史上最厉害的PF选手,没有之一。

没有人比他更全面。

2000年-2002年,国王队的“普林斯顿战术”,韦伯的调度组织,让大前锋的技术流进一步深化,行云流水的配合,神鬼莫测的高位策应,让大家眼前一亮,大前锋还能这样打?


由于邓肯、加内特、韦伯等人的出现,大家对于PF大前锋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大家选材的时候不再局限于“魔鬼肌肉人”,而是注重在进攻端拉开空间的属性,更加强调如果大前锋也能投射,有组织,也能拉开空间给球队创造机会,不用执着于抢板,对于球队的帮助也很大。

后面太阳队斯塔德迈尔的转型,也体现了这一点。刚进联盟的时候,身体素质劲爆,只会扣篮,没有中距离。后面纳什来了,斯塔德迈尔开发了这个技术,变得全能,在PF的位置上打出了自己的天下。


说到斯塔德迈尔,就不得不提当年火箭队的一个神奇人物,斯威夫特。这家伙当年名声很猛,多次在姚明头上灌篮,火箭当时买他,球迷、球队对他的期望很高,还说他是三巨头的拼图,他来了,球队大前锋不用愁,甚至还说他是全明星。


可惜后来泯然众人,技术太差,除了攻框,防守进攻一塌糊涂,辜负了大家对他的信任。不过这也间接说明了一点,魔鬼筋肉人的大前锋时代结束了,光有身体没有技术很难在当今时代的篮球混得开。

从07年以后,准确来说应该是11年诺维斯基的夺冠改变了风评,给予了大前锋更高的技术评价,开始认同“有投篮技术,不够硬也没关系,也能带队夺冠”,这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而在90年代初,要是大前锋敢像诺维斯基这样打球,是要被批的,不仅球队没地位,更是要被下放至替补席。

11年的德克,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全新版本的大前锋状态,进可攻、退可守,飘着外面打的风格,也能够拉开空间,给予球队更多帮助。

同时,加上09、10年加索尔辅佐科比夺冠,在大前锋的位置上,大家再也不会拿过往的刻板印象来形容他们两个是软蛋了,更多会是“核心”“二当家”的身份,给予他们尊重。


邓肯、加内特、加索尔、诺维斯基,从07年以后开始,几乎在夺冠的位置上球队都少不了大前锋的存在,包括2012、2013年的热火夺冠,詹姆斯也一度客串大前锋的位置,还有波什的大前锋和中锋之间切换的打法,他们两个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夺冠,必须有锋线已成为了共识。

而2016年骑士夺冠,勒夫的3分和拉开空间属性,更是让NBA联盟球队意识到,大前锋得有3分球了,有3分球队会很好打,不然球队空间会受到很多限制。随着越来越多的3分高手出现,空间也是越来越开,再像原来内线去打球,已不太适应当前的潮流。

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内线球员,不管是大前锋还是中锋,或者“大中摇摆人”,都练起了3分,洛佩斯、武切维奇等人都开始在比赛中尝试更多的3分投射,现在看NBA,如果你看到中锋不会投3分,还觉得奇怪,这家伙有空位咋不飙一个?

大家看比赛也会很直观地感受到一个现象,内线球员能投3分,还能连续投中,对方的防守压力会非常大,要外扩,一旦外扩,后卫线就可以挡拆,出现很多空位和传切的机会,可以说内线球员的3分已成为了球队的利器和取胜之匙。

说到这,在提到PF的位置上我还漏了一个人,拉希德·华莱士,当年活塞五虎的首发大前锋,他的3分球也特别好,说起他也是这个位置上的出色人选,不该遗漏。

看了这么多年球,我觉得未来的大前锋这个位置上会有更多变化,除了目前的3分空间拉开之外,会有发牌以及调度球的功能,成为一个组织者,也就是“空间制造者”。未来的场上5名选手,一定是都能传、都能射,还能投3分的人,场上5个人,都有万箭齐发的属性。

这么一来,球队就很厉害了,基本上进攻没有死角,对手防守的压力会很大。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五个詹姆斯”类型的球员在场上一起打球,这个趋势是越来越近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