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提速之下,苏州的15座高铁站哪个最重要?
交通大提速之下,苏州的15座高铁站哪个最重要?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F.拉采尔曾说过:“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交通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把握着城市发展的命脉。高铁作为重要的交通资源,不仅是一条便捷的交通要道,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更是一条“经济大动脉”。高铁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内,依靠高铁带动城市发展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说,号称“九州通衢”的武汉,位居全国“四横四纵”高铁网中心,在2018年GDP总量跃升至全国第9。华东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南京南站启用后,改变了南京的城市格局和城市地位。
目前,苏州拥有11座高铁站,包括苏州站、苏州新区站、苏州北站、苏州园区站、昆山南站、张家港站、太仓站、常熟站、阳澄湖站、太仓南站和花桥站。此外,还有3座在建车站(常熟西站、苏州南站、盛泽站)和规划中的苏州东站,共计15个高铁站。
每个站点都“各司其职”,其中,苏州北站、苏州南站和苏州东站被认为最为重要。
苏州北站
苏州北站是苏州众多高铁站中定位最高的,被定位为“国家级综合枢纽”。目前,轨交2号线和在建轨交7号线交汇于此,未来还将有轨交10、12、13号线经过,实现“五铁并站、多轨到达”。
苏州北站的区位优势和超前布局赋予了它特殊的交通出行使命。它拥有全苏州最为便捷的交通路网,是离上海虹桥枢纽时空距离最短的城区站之一,实现了“地铁式”便捷出行。同时,它还构建了1.5小时高铁都市圈,到北京只需4个小时。
预计2027年12月竣工的通苏嘉甬高铁将串联起南通、苏州、宁波三个万亿GDP城市,促进沿途城市各自优势的充分对接和资源要素的畅通流动。
未来,通苏嘉甬与京沪高铁、如苏湖与苏锡常城际铁路将在苏州北站交汇,形成“双十字枢纽”,将苏州与周边城市全部连接,形成“长三角1小时生活圈”。
此外,苏州高铁北站还将是苏锡常城际铁路与如通苏湖城际铁路的交汇点,加密苏州与上海、无锡、常州、南通、湖州等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的城际联动。
这几条串联起长三角重要城市的铁路干线均在苏州高铁北站交汇,可以说,苏州北站是苏南能级最高的枢纽。
高铁新城也因为高铁北站的赋能,成为苏州交通配套最强的板块之一。当下的高铁新城对于沪苏两地通勤的人来说非常宜居,除了发达的交通配套,商业、教育等配套丝毫不亚于其它几个新城板块。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产业,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集聚带来了大量的高精尖人才,人才带来丰富的购买力。随着一批批产业项目签约落户,高铁新城的板块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苏州南站
苏州南站即汾湖站,位于苏州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在今年1月初,苏州南站站房主体结构完成了封顶,这也意味着启用时间的临近。未来,沪苏湖高铁、通苏嘉甬高铁、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和苏州轨交10号线等多条轨道交通线将在这里交汇,让汾湖站的地位一下子就突显出来。
苏州南站作为通苏嘉甬和沪苏湖高铁十字交汇的高铁枢纽,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最主要的对外交通门户之一,地位非常重要。
前文我们说到了通苏嘉甬高铁,作为苏州首条南北向铁路大动脉,将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城际交通南北纵向的短板,从汾湖出发,1.5小时之内可以通达长三角核心城市,非常便利。
根植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东靠上海青浦,南接浙江嘉善的汾湖,成为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也是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区域。
未来,上海地铁17号线、苏州地铁10号线、嘉兴3号线都将在汾湖交汇,其中上海轨交17号线延伸线,将从东方绿洲站通往嘉善南站,在水乡客厅站与苏州10号线相交接。也就是说,乘坐地铁就可以通达上海、嘉善。为了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汾湖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已经实现长三角一体化互通,且汾湖凭借地理区位的优势和房价竞争力,在去年承接了上海青浦的外溢客群,楼市成交量有了显著的支撑。
苏州东站
和已经成熟的高铁北站和正在建设中的苏州南站不同的是,苏州东站目前还在紧锣密鼓的规划之中。苏州东站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生物产业园西侧,北至独墅湖大道南侧,南至吴淞江北岸。
去年7月,苏州东站概况示意图发布,站台规模从3台5线提升至4台9线。并且,示意图中还展示了车站周边一体化发展业态以及立面图,包含了商业、办公、酒店、住宅、文体中心/公交枢纽、场站枢纽、科创展览办公等业态。
苏州东站的枢纽地位也很明显,通甬高铁、如苏湖城际铁路、苏淀沪城际铁路在此交汇。此外,苏州东站由北至南横跨创苑路、规划17号线、新庆东路、地铁2/6号线区间、江韵路。也就是说,未来,除了有3条高铁线路通过这里,还将有3条地铁线路都经过苏州东站。
官方给苏州东站的定位也很高:
- 苏州城市的副中心
- 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展示窗口
- 苏州新中心连接上海的东枢纽
从之前发布的苏州东站的沙盘图和效果图来看,无论是空间结构还是外形设计上,都十分的大气、美观。
作为整个吴淞湾未来城的综合服务中心,不仅有商业、酒店、办公研发、住宅,还有大量的产业用地,可以说这里就是未来园区产业的集合地、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产业带来大量高精尖人才,人才反哺城市建设,从远期规划来看,未来片区常住人口将达到3.47万,且都是购买力强劲的高端人才!
如果给苏州东站找个对标,分析师认为那一定是苏州园区站,两个站都位于园区,园区站在娄江高架北面,苏州东站在中环东线东面;园区站在沪宁城际线上,苏州东站在如通苏湖城际和苏淀沪城际线上。论交通,苏州东站附近有地铁2号线、6号线,中环东线高架、2公里以外有一条沪常高速。园区站有3号线和8号线双地铁,北面是京沪高速公路,南面是娄江高架路,西边是玲珑立交、东边是星湖街立交。这配置,苏州东站完全跟园区站也打个平手,至于未来苏州东站能否赶超园区站,还得看规划落地兑现的程度。
写在文末
高铁站贯穿苏州的东南西北,便利了各个区域的居民出行,苏州交通将实现大提速。同时,苏州城市的能级也因为高铁经济的赋能而不断提升。苏州北站所在的“高铁新城”、苏州南站在“汾湖”板块,苏州东站站毗邻的桑田岛片区,这些板块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起点高、规划强,有产业赋能。相信在规划兑现之后,这几个板块的价值能得到新一轮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