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公布了一份包含43种病症的清单,这些病症被认为可以通过针灸得到有效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针灸的适应症、副作用、注意事项以及WHO推荐的43种有效病症,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传统疗法。
针灸的副作用
小小针灸,发挥着无比巨大的功效,但也有人对针灸望而却步,扎针会不会出血?会不会感染?他们对针灸就是没有安全感,其实,他们是担心针灸有没有副作用呢!“这些人是多虑了,针灸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少,目前来看唯一不好的就是有少许痛感,小孩的依从性比较差些,难以耐受,还有孕妇某些部位亦不能扎针,其他人一般是没问题的。”
同时,依从性差或不能配合治疗的小孩,针灸时仅需在身上扎几针后不留针即可。而对于孕妇而言,虽能做针灸治疗但要注意方法,应避开腹部、腰骶部、下肢的部分穴位,以免造成堕胎等副作用。除了禁忌的穴位,使用其他相关联的穴位来治疗头痛、颈椎病、面瘫等疾病均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针灸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不了解针灸,在第一次治疗时难免过于紧张,容易出现晕针的场面。“针灸治疗还是会有些痛的,如果是空腹、紧张、过于疲劳、身体状态不好时,很容易出现晕针现象。”所谓的“晕针”,指的是扎针后脸色变白、出冷汗,甚至头晕、头昏、眼前发黑、血压下降等现象。处理方法其实也很简单,立即将针拔出,让病人平躺,并饲以温开水很快就可缓解。
另外,妇女经期不建议在腹部扎针,但如果是治疗月经病,则医生有时还会特意选择经期来治疗,这是因为排经的时候是引邪外出的良好时机,通过针灸可以把体内的寒气、痰、淤血等邪气通过月经排出体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治疗痛经也需注意,最佳针灸治疗期为月经前一周至月经结束,无论是宫寒或有淤血的患者,经过针灸都可达到很好的调整作用。
“什么时候可以冲凉?冲凉会影响针口吗?”很多患者扎针后都会咨询医生上述的问题。“其实,扎针后1-2小时后就可冲凉,因为针口非常小影响不大;若是拔罐,则3-4小时后再冲凉;若是灸法,则建议稍微缓和之后再洗热水澡,对治疗不会有影响。”无论是针还是灸,治疗时间和药物敷贴时间,均应遵医嘱执行,以免时间过长引起皮损。
所以,当你不慎患病又想快速缓解症状时,不妨到中医院针灸科尝试针灸疗法,该治疗目前按所用的针法和用针数量来收费,可医保报销,属于“治疗费”范畴。多数病症在门诊治疗即可,但以下几种病人需要住院,如行动不方便、不能自理的病人。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
一、呼吸系统疾病
- 鼻窦炎
- 鼻炎
- 感冒
- 扁桃腺炎
- 急、慢性喉炎
- 气管炎
- 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 急性结膜炎
- 中心性视网膜炎
- 近视眼
- 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 牙痛
- 拔牙后疼痛
- 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 食道、喷门失驰缓症
- 呃逆
- 胃下垂
- 急、慢性胃炎
- 胃酸增多症
- 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
- 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
- 急、慢性结肠炎
- 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
- 便秘
- 腹泻
- 肠麻痹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 头痛
- 偏头痛
- 三叉神经痛
- 面神经麻痹
- 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 周围性神经疾患
- 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 美尼尔氏综合征
- 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 遗尿
- 肋间神经痛
- 颈臂综合征
- 肩凝症
- 网球肘
- 坐骨神经痛
- 腰痛
- 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