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看懂李白《将进酒》,含注音配音
一图看懂李白《将进酒》,含注音配音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从作者背景、古籍原文、拼音配音到详细注释,全方位解析这首千古名篇。
简单了解作者及背景
李白(公元701年2月28日-公元762年12月),生于唐朝,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家族根源于陇西成纪,出生地在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也有传言称他诞生于西域碎叶。他是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传承自凉武昭王李暠的血脉,延续着九世的辉煌。
在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得道士吴人筠推荐,进入京城,被任命为供奉翰林。然而,不久后,由于权贵的进谗毁谤,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遭到排挤,唐玄宗下令赐金放他离开。随后,李白在江淮一带漂泊,心情郁闷,重新踏上了漫长的祖国山河之旅。
距离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经过去了8年。在这段时间里,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一起受邀到嵩山,拜访另一位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作客。三人登高饮宴,畅饮畅谈,借着酒助兴,放声歌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和打击,理想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李白常常通过饮酒来宣泄内心的郁积。对于他而言,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设宴与朋友相聚,而此时他正处于“怀才不遇”的困境。因此,他满腔怨气无处宣泄,只能借着酒兴发挥诗意,以诉说内心的不满。
古籍清刊中的原文
选自《唐诗三百首补注》陈婉俊辑.清光绪十一年四藤吟社重刊本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选自《唐诗三百首注释》乾隆辛亥年新镌.蘅塘退士手编.同人堂梓行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将进酒》的拼音、配音、译文、注释
这首诗虽篇幅不长,却五音繁复,气象非凡。笔墨激荡澎湃,情感悲愤之中显狂放,语言豪放之余又不失沉着。
诗中具有令古今为之震撼的气势和力量,这种效果与夸张手法密不可分。诗中反复使用巨额数字(如“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来展现豪迈的诗情,却又不显空洞夸张。其根源在于诗中蕴含的丰富深厚内在感情,在酒话之下隐藏着汹涌澎湃的愤怒情绪。
文章全篇情绪波动起伏,诗情时翕时张,从悲到乐,再到狂放,接着转向愤激,再度狂放,最终以“万古愁”作结,呼应开篇,如同大河奔流,既有气势,又有曲折,纵横交错,有力量扛鼎。
诗以歌中有歌的包容方式呈现,展现了鬼斧神工的神奇之处,仿佛绝去笔墨的束缚。这种境界既非刻意雕琢所能学到,也非草率之作所能轻易达成。
全篇以七言为主,穿插三、五言句“破”之,参差错综,引人入胜;诗句以散行为主,同时点缀短小的对仗语,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忽疾忽徐,变幻莫测,奔放而不失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