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EE 是什么?TDEE 计算公式与减脂增肌的方法
TDEE 是什么?TDEE 计算公式与减脂增肌的方法
TDEE(每日总消耗热量)是健身和健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能量消耗情况,并据此制定科学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本文将详细介绍TDEE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减脂和增肌中的应用。
如果有在健身或从事运动活动,可能会常常听到 TDEE 和 BMR,但是「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是什么呢?跟 BMR(基础代谢率)又有什么关系?对我们来说 TDEE 这个数值是必要的吗?本文将一一回答,并讨论 TDEE 常见问题。
TDEE 是什么?认识「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
TDEE 是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的缩写,表示个人的「每日总消耗热量」,白话一点来说,就是一个人一天 24 小时下来身体消耗的热量加总,以大卡为单位表示。
大家都知道运动会消耗热量,但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静态的活动,也都需要消耗热量才能完成喔,例如站立、眨眼、思考。而即使身体处于静止状态,呼吸与维持心跳、体温和体内循环系统等身体基本功能,也都需要靠我们吃进身体的营养提供细胞燃料才能顺利进行。
TDEE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体内肌肉和脂肪比例、身高体重、荷尔蒙、基因、身体功能和疾病等,也因此大家的每日总消耗热量数值都不尽相同。虽然大家的 TDEE 各有不同,但都是由以下四种热量消耗类别组成:「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运动性活动产热(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EAT)」、「非运动性活动产热(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NEAT)」以及「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eeding,TEF)」。
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 =
基础代谢率 BMR + 运动性活动产热 EAT + 非运动性活动产热 NEAT + 食物热效应 TEF
- 基础代谢率 BMR:静躺一整天,维持各器官正常运作所需要消耗的最低热量,例如心臟跳动、肺部细胞交换气体等等生理功能,占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 70% 左右
- 运动性活动产热 EAT:一天之中,有计划性的运动活动所燃烧的热量,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瑜伽、重量训练⋯⋯等,占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 约 5%
- 非运动性活动产热 NEAT:非运动性活动产热,是指非计划中的运动活动所消耗的热量,比方说早上起身离开床铺、走路到公车站或停车场、坐在椅子上身体扭动,约占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 15%
- 食物热效应 TEF:我们进食后,身体消化食物和分解营养时所燃烧的热量,约占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 的 10%
了解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 是什么之后,接下來就一起看看 TDEE 可以如何帮助我们吧。
认识 TDEE 对于健康、体重的好处
对于正在增肌减脂、进行饮食控制计划的人来说,TDEE 有很实际的帮助喔。我们平常吃进身体的养分,除了成为细胞运作的燃料,也可以成为身体组织成长的材料。若希望增加肌肉量,每天就需要摄取超过每日总消耗热量;反之,目标是减脂,则要吃得比每日总消耗热量还要少。
- 增肌:形成热量正平衡,每日摄取热量 > 个人 TDEE
- 减脂:形成热量赤字,每日摄取热量 < 个人 TDEE
大家都知道希望增加肌肉量要多吃多动,要减脂要少吃多动。然而「多吃多动」和「少吃多动」这样说法不够精准,这时 TDEE 可以协助我们更精确地掌握自己的饮食计划,达到运动目标。
TDEE 计算公式
前面提过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 由基础代谢率 BMR、运动性活动产热 EAT、非运动性活动产热 NEAT,以及食物热效应 TEF 组成,但是一般生活中难以一一实际测量各项数值并加总。因此我们通常会通过简单的公式,计算出 BMR,再由 BMR 推算 TDEE。下面将介绍 BMR 与 TDEE 的计算方式:
基础代谢率 BMR 计算公式
男性BMR = (10 × 体重公斤数) + (6.25 × 身高公分数) – (5 × 年龄岁数) + 5
女性BMR = (10 × 体重公斤数) + (6.25 × 身高公分数) – (5 × 年龄岁数) – 161
假设 40 岁的陈先生体重 75 公斤,身高 173 公分;而同样 40 岁的陈小姐体重 60 公斤,身高 160 公分,他们的 BMR 算法即为:
- 陈先生:(10 × 体重 75 公斤)+(6.25 × 身高 173 公分)–(5 × 40 岁)+ 5 = 1636.25
- 陈小姐:(10 × 体重 60 公斤)+(6.25 × 身高 160 公分)–(5 × 40 岁) – 161 = 1239
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 计算方式
估算 TDEE 时,我们会用 BMR 的数值当作基准,再考量个人的运动习惯与生活型态。而为了方便计算,通常以每週运动的次數和强度作为参考指标。
- 静态生活型态(无运动习惯,且工作时久坐): TDEE =BMR x 1.2
- 轻度活动生活型态(每週运动 1~2 天):TDEE =BMR x 1.375
- 中度活动生活型态(每週运动 3~5 天):TDEE =BMR x 1.55
- 高度活动生活型态(每週运动 6~7 天):TDEE =BMR x 1.725
- 极高度活动生活型态(每天运动,或从事劳力密集工作):TDEE =BMR x 1.9
继续以陈先生和陈小姐当作例子,假設他们都是每週运动 4 天的人,那即可算出他们的 TDEE:
- 陈先生的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1636.25(BMR)x 1.55 = 2536.19
- 陈小姐的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1239(BMR)x 1.55 = 1920.45
TDEE 怎么吃才减脂增肌?
减脂的最大原则就是「身体摄取的总热量小于每日总消耗热量」。因此日常饮食建议以饱足感高、热量低的食物和饮品为主,尽量减少摄取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依照自己的身体状况、习惯的步调,规划饮食计划,例如每天固定减少摄取 100~300 大卡的热量。
但也不建议每天减少过多热量,短时间内的大幅改变,可能会引发身体不适,减脂计划反而影响身体健康。可循序渐进、审视自己运动情况与食欲,计划每天比 TDEE 减少10~15%、20~25%、25%以上的热量,并分配到三餐和点心之中,在不感到饥饿的前提下减脂。
相反,增肌的饮食计划着重在摄取比身体所需更多的热量,食物的营养在身体分解,变成组成肌肉所需要的氨基酸,才能有效增肌。
配合多运动,补充足够且能转换成碳水化合物的淀粉与糖,以及蛋豆鱼肉类等蛋白质养分,才能在运动后的修复期促进肌肉生长。以下为美国注册营养师莱斯利·邦奇(Leslie Bonci)所建议的运动后养分补充比率,可提升增肌效果:
- 无氧运动: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摄取比例 1-2:1
- 有氧运动: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摄取比例 1-3:1
关于 TDEE 的 3 个常见问题
Q1:TDEE 正常值是多少?
A:影响 TDEE 的因素众多,大家的数值都有所不同,因此没有所谓的 TDEE 正常数值喔。
Q2:计算出来的 TDEE 正确性高吗?
A:我们使用公式计算出的 TDEE 为粗略估计数值,与实际上的每日总消耗热量可能有误差。但是这并不表示算出来的 TDEE 数据不具有参考价值。若计算时确实考量运动情况,误差并不会太大,还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饮食规划。
Q3:知道 TDEE 后,如何实际利用在饮食计划中?
A:算出自己的每日总消耗热量、也依照增肌或减脂需求制定饮食计划后,接下來就是计算每日进食的热量。这部分一開始可能会觉得麻烦、不习惯,可参考食品营养成分资料库(新版)或是在购买食品时,多留意包装上的营养指标,并准备食物秤等辅助工具,纪录自己平常一餐摄取的热量。熟悉食物营养成分和热量数据,并与 TDEE 互相比较,是否已达成预期的热量正平衡或是热量赤字。
所谓每日总消耗热量 (TDEE)就是一个人在一天内消耗的所有热量,包含数个不同类别的活动,因个人的年龄、身体组成、生活习惯等因素而有差异。虽然以公式计算出的 TDEE 并非 100% 准确的数值,有些许误差,但仍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日常饮食与运动的平衡,依照个人需求增肌或减脂,进行饮食控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