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123584.aspx

违法阻却性事由,又称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使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由于存在特别理由或根据,可以否认其违法性,从而不构成犯罪。这种事由是从反面否认行为构成犯罪的重要法律概念。

违法阻却性事由的类型

1. 法令行为

法令行为是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具体包括:

  • 基于政策理由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如发行体育彩票。
  • 法律明示合法性条件的行为,如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堕胎行为不构成犯罪。
  • 职权(务)行为,如警察执行死刑。
  • 权利(义务)行为,如公民扭送犯人。

2. 正当业务行为

正当业务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法令、法规的直接规定,但在社会生活上被认为是正当的业务上的行为。例如:

  • 职业性的体育活动,只要遵守正常规则就不认为是犯罪。
  • 医疗行为,但不包括人体试验和超出合理范围的实验。

3. 被害人承诺

被害人的承诺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阻却行为的违法性:

  • 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人身权利的承诺仅限于轻伤及以下。
  • 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
  • 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志,戏言性或受强制的承诺无效。
  • 必须存在现实的承诺,即使没有外部表示也是有效的。
  • 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
  • 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

4. 推定的承诺

推定的承诺是指在现实上没有被害人的承诺,但如果被害人知道事实真相后当然会承诺的情况下,基于推定的承诺实施的行为。即使事后被害人反对,也认为是符合推定的承诺。

5. 自救行为

自救行为是指法益受到侵害的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明显难以恢复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法益的行为。例如,盗窃罪的被害人,在盗窃犯即将毁损物品或逃往外地等场合,来不及通过司法机关挽回损失,使用暴力等手段迅速从盗窃犯手中夺回财物。

违法阻却性事由是刑法中重要的理论概念,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在何种情况下,行为虽然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因存在特别理由而不构成犯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