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演唱技巧深度解析:颤音、空灵、个性的完美融合
王菲演唱技巧深度解析:颤音、空灵、个性的完美融合
王菲,一个用声音就能让人着迷的歌手。她的音质、唱功均属一流,从出道至今,始终以独特的音乐魅力打动着无数歌迷的心。在她的歌声中,我们可以听到颤音的细腻、空灵的通透、个性的随性,这些独特的演唱技巧,让她的每一首歌都成为了经典。本文将从专业角度,深入分析王菲的演唱技巧,带你领略这位天籁之音的独特魅力。
《天使》:颤音的运用
王菲是流行歌手中运用颤音最出色的,就像是人声的“揉弦”,延长音中如果没有揉弦,效果就会觉得干涩。拖长的尾音是王菲的演唱特色之一,因此颤音的运用就十分重要了。动听的颤音来源于原音高和低于原音高四分之一音或二分之一音的来回交替,如“我是谁的安琪儿你又是谁的模特儿……让你我慢慢选择……”这句,在王菲的歌曲中,很多颤音的运用早已不仅是声音的技艺,而是表达情绪和拨动心弦的武器了。
《天空》:空灵、通透
这首歌柔和、抒情,呼吸自然、缓慢,音色偏柔美,整首歌运用的方法是:鼻腔共鸣,鼻窦共鸣,略带吸气的感觉,气息悠长。这是王菲唱歌的基本方法。
王菲在运气时不太急促,换气自然,在唱高潮部分的时候,音调比较高,需要微微抬起上腭,重点是换气,如果呼吸不好,容易唱断了,影响整首歌的效果。
因为这首歌给人空灵的感觉,要注意咬字不能咬死。北京人唱这首歌的时候有点奇怪,容易发音一发到底,这要避免,注意发音要点到为止,不要咬得太死,需放松。
《将爱》:个性、随性
王菲在唱这首歌时,带着自己浓厚的个性,她以口腔运动变化为主,所以普通观众在唱的时候,要注意口型和字音,不像《天空》这首歌发音点到为止,而是需要将字音拖得重些,注意表现口型,也就是口型变化大,字音借助口腔运动来辅助音色效果,通过咬字的不同技巧发挥,表达对这首歌独特风格的演绎。
这首歌比较另类、随性,因为王菲的歌不同于咏叹调,唱时可以随性些,不必太在意节奏,根据心情表达。
《但愿人长久》:柔和、不受限制
一首翻唱邓丽君的歌曲,柔和、平静。王菲翻唱歌很少,而这首可说翻唱到极致。此歌旋律简单,很容易把握,完全可以不顾声乐上的说法、限制,唱来随心所欲,不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的旋律不太容易把握,唱时要注意些。此歌与《我愿意》一样,在演唱会上适合大合唱。
《我愿意》:抒情、真假声交替
技巧的纯熟运用,使王菲的真假声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容易分辨。她的混音是介于真声与气声中间的一种声音,但仍然能够保持声音的光泽感。
王菲十分懂得“关闭”技巧,无需太多的气息,即实现圆润清澈的共鸣,在转音之前,气息能够瞬间关闭,马上调整到假声的状态。如“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哦想你到无法呼吸恨不能立即朝你狂奔去大声地告诉你”这句,真假音之间的过渡平滑自如,无迹可循。
这首歌传唱率极高,KTV点播率也极高,不过模仿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真假声交替频率较高,若唱这首歌,对嗓子的先天条件要求较高,因为在唱假声时,很有可能受嗓音限制而表达不好,而且换气时也需要一定技巧,不然很容易唱断了。在演唱会上,此歌适合大合唱。
声乐专家评点
王菲的音色质感特别,穿透感极强,加上气息通畅,使她的声音天生具有特殊的美感,不需要特别地调整呼吸即可发出动听的声音。王菲发声科学,她的音质兼顾民族、美声唱法的效果,呼吸舒服,有种柔情的感觉,发声、运气自然。其他歌手断句时很明显,但王菲在这方面就不露痕迹,而且呼吸方法运用自如、自然。
王菲在唱歌时讲究放松,在十分自然的状态下让歌声“流”出来,以本色表现歌曲。王菲的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用气流吹出来的,她的嗓子就是一件乐器,唱出来是吟唱的感觉。其实,在很多歌迷的心里,王菲的声音本来就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是音乐的一部分,像一架精巧的乐器的鸣奏,而不是人声。
王菲的三种空灵色彩和六大不同特质的唱功
空灵之质--通透
王菲的音色质感之美,犹如澄净深邃的天空,穿透感极强。加上气息的通畅,使王菲的声音天生具有特殊的美感,不需要特别地调整气息即可发出动听的声音。这种通透的感觉让人聆听王菲的歌曲有种醍醐灌顶的快感,又如盛夏咀嚼冰片般的惬意。像《迷》、《天空》、《菲靡靡之音》这些专辑不用说了,1997年以前的王菲演唱方式真声运用相对较多,高音部分也是以欢快明亮的真声直冲云霄,很多经典名曲都是体验这种快意的素材。
空灵之锋--光泽
质感是音色的主体,那么光泽感则是音色边缘的锋芒。王菲的音色具有一种很自然和谐的金属光泽。唱高音不散,唱低音不粘,唱强声不噪,唱弱声不虚。即使只用很少的气息,发出的声音依然聚而成形充满光泽感——这其实是很高明的共鸣技巧,像1998年的《唱游》专辑里面的歌曲,特别是《脸》、《半途而废》、《小聪明》都是体会这种光泽感的典范。
空灵之彩--缥缈
王菲嗓音变化之妙,在于共鸣与气息之间的转化。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王菲略略放松声线,融入气声的技艺,即成似断还续的缥缈稀声。有人批评王菲的声线太“飘”,但是王菲的缥缈是空灵音色加上气息运用结合而成的艺术效果,王菲歌曲中的华彩乐章,往往就是以这样的音色和表现手法去完成。
唱功一、气声与共鸣
国外一位著名音乐人指出:“谁控制了气息,谁就控制了歌唱。”气息是演唱歌曲的支撑,也是变化的支撑。强弱的变化在于声,虚实的变化则在于气了。如果把声音的表现分成两端,一端是充分共鸣的亮丽饱满音色,一端是气息流动的放量,这两端中间的过渡带,即是王菲千变万化的音色表现,或清晰或模糊、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或厚或薄,这其实就是气息的控制所产生的变化。王菲属于气息悠长的歌手,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唱功二、真声与假声
王菲的音质天生具有美声效果,加上技巧的纯熟运用,这使得真假声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容易分辨。王菲是十分懂得演唱中的“关闭”技巧,无需太多的气息,即实现了圆融清澈的共鸣,在转音之前,气息瞬音关闭,即调整到假声的演唱状态。真假音之间的过渡平滑自如,无迹可循。近年来王菲对于假声的运用更是愈加纯熟,随心所欲,毫无征兆可言。
唱功三、颤音与挫音
流行歌手中大多都是懂得用颤音的,王菲却是运用得最出色的。就像是人声的“揉弦”,延长音中如果没有揉弦,效果就会觉得干涩。拖长的尾音是王菲的演唱特色之一,因此颤音的运用就十分重要了。动听的颤音来源于原音高和低于原音高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之音的来回交替。在王菲的歌曲中,很多颤音的运用早已不仅是声音的技艺,而是表达情绪和拨动心弦的利器了。
王菲的五种独特唱法
- 气声与共鸣
国外一位著名音乐人指出:“谁控制了气息,谁就控制了歌唱。”气息是演唱歌曲的支撑,也是变化的支撑。强弱的变化在于声,虚实的变化则在于气了。
如果把声音的表现分成两端,一端是充分共鸣的亮丽饱满音色,一端是气息流动的放量,这两端中间的过渡带,即是王菲千变万化的音色表现,或清晰或模糊、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或厚或薄,这其实就是气息的控制所产生的变化。王菲属于气息悠长的歌手,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以前很多歌手,演绎歌曲只知要通过共鸣产生饱满圆润的声音,这跟中国以前的民歌和美声的教学方法有关,在以前很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是没有真正的流行音乐的,不充分共鸣和气息的掺入恐怕算是离经叛道,“气声”以前在国内的音乐教学中是被教师告诫要避免的。而在王菲的《你喜欢不如我喜欢》中,她在前半段甚至差不多放弃共鸣,但效果是好的,能够表现一个女人自怨自艾的心态,但这些方法与传统方法是格格不入的。不充分共鸣和气息的掺入之后,如何能够保持声音的美感?这就是技巧问题了。关键看如何保持声音的质感。
拿《矜持》这首歌来说,这首歌是能够体现王菲运用气声的很好的例子。这首体现少女纯净细腻情感的歌曲,需要极柔婉纤细的声音去表达,很多句尾都是以气声演绎,王菲的声音已小如蚁语,气息已收到细如发丝,但声音仍清晰可闻,质感仍在。王菲能够把少量的气息,聚于一线,即使再少的气息,也能发出有质有形的声音。我认为流行歌曲唱高音其实还未如唱弱声困难,主要是如何弱而不虚,不要成为没有质感的喘气这点比较难。这需要歌者极高的控制力。
再看气声与共鸣的融合,王菲的声音能够在清晰与模糊间自由流转,如行动流水,绝无滞涩。听听王菲的《天空》,这种气声与共鸣融合流转的功力几达华语乐坛登峰造极之境。
- 真声与假声
前面说过,王菲的音质天生具有美声效果,加上技巧的纯熟运用,这使得真假声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容易分辩。据我看来,王菲是十分懂得演唱中的“关闭”技巧的,向来很多歌手只懂得打开,希望唱出的声音又响又亮,这样最终会输于变化,打得越开,越不容易实现转音的平滑过渡。王菲无需要太多的气息,即实现了圆融清澈的共鸣,在转音之前,气息瞬音关闭,即调整到假声的演唱状态。真假音之音的过渡平滑自如,无迹可循。初听王菲时,总感觉王菲虽然唱腔中有变化,但变化在哪里却不容易听出来,其实就是转换技艺的高明,既能模糊换声点,又保持声线的舒缓自然,以免技艺的运用损害了歌曲的意境。近年来王菲对于假声的运用更是逾加纯熟,随心所欲,毫无征兆可言。
说到这里,仅拿一首《半途而废》就可说明。《半途而废》是一首难度很高的歌曲,节奏是比较明快的,特别是后面的华彩部分,这种快节奏歌曲要频繁采用真假声转换本已不易,由王菲演绎开来,已经达到真假声的完整统一,浑然一体。
在一些比较具有艺术性的歌曲中,可以说假声是必要的手段,也是歌曲风格和意境的需要。试想如果王菲的《新房客》后面的高音部分,去真声去唱“哪里找……一切很好……”这些字句会是什么效果?肯定大煞风景。并且王菲的假声也是一种十分艺术化的假声。即使是在采取类美声的假嗓唱《脸》、《寒武纪》时,也可明显感觉王菲的假声既不同于专业的美声,也不同于一般流行歌手的假嗓,实则是采用美声歌手的发声位置,把发声点向后调整,而唱法实则还是流行歌曲唱法得到的特殊效果。
- 颤音与挫音
应该说,流行歌手中大多都是懂得用颤音的,王菲只是比较出色而已。就像是人声的“揉弦”,延长音中如果没有揉弦,效果就会觉得干涩。拖长的尾音是王菲的演唱特色之一,因此颤音的运用就十分重要了。动听的颤音来源于原音高和低于原音高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之音的来回交替。如果觉得这样说不够形象,就去听听王菲《唱游》专辑中的《飞》、《你》。在王菲的歌曲中,很多颤音的运用早已不仅是声音的技艺,而是表达情绪和拨动心弦的利器了。
把挫音在这里提出来,只是因为同样是王菲处理歌曲字句尾音的方式。这种挫音也时表现为气息的突然中断,如《天空》里唱到“藏着是谁的思念”,“我们天空何时才能连成一片”、“叠着层层的思念”等句,尾音尽头突然中断,让听者感受到一种顿失所爱般的痛楚,中断之后再衔接,再给人一唱三叹的韵味;也时表现为声音的以急速的气流回收,像《感情生活》唱到“听得不好意思寂寞”,尾音以气声快速回收,表达的情绪感十分强烈;有时还表现为尾音的突然降调,如《过烟云烟》里最后一句拉长的尾音,微微一颤就转为降调,比较生动地表达了歌者的无奈的心绪。这些处理方式在王菲的歌曲中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听。
- 咽音
王菲的咽音唱腔技术当初是脱胎于小红莓乐队的主唱Dolores。其实咽音发声技术也并非Dolores发明创造,只不过她把这种技术放大了引入到唱演唱中来,成为独特的风格。我说王菲的唱法对于华语乐坛具有建设性的影响,咽音技术的采用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咽音发声技术在教学中往往是为解决高音问题的提出的,就是要找手指压住喉咙发元音α的那种感觉,可以提高音域,对于东方人来说,其实还有润音功能。东方人的嗓子大多比较细腻纯净,高音区如何保持美感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试想如果细腻的嗓子直接冲到高音区去,显然会显得单薄,利用咽音发声技术,高音区就会显得饱满圆润。在这方面,王菲是很聪明的,她学到的是提高自己声音张力的发声技术,而很多人往往只看到王菲唱“啦啦啦……”就说王菲模仿Dolores,实则王菲为大多数亚洲女歌手指引了一条突破高音的方法。再有咽音技术还可以扩展童声音色,如《流浪的红舞鞋》,展现的是如童话般的梦境,王菲在这首带着淡淡的歌剧影子的歌曲中,融入咽音唱腔,展示了一种温馨和谐的童声色彩。
- 混音
所谓混音唱法,是在真声与假声或真声与气声的中间带寻找一个发声位置,得到一种介于真假声之间的声音去演唱歌曲,从而获得磁性、沙感、细腻和飘渺的艺术效果。混音唱法在国外都发展很多年了。华语乐坛发展至今,真正要找出像样的混音唱法还真不多见,女歌手中更少,男歌手中杜德伟算是尝试比较早的。现在随着东西方流行音乐交流加快,混音唱法渐渐开始风行。像杨坤、阿杜这些新生代歌手都是这种唱法,但是像阿杜刻意演唱的痕迹还是太明显。
早在早期的王菲,其实已经开始实践这种唱法,并且至今还难以看到能够如王菲这般对混音唱法把握得如此自然的歌手,毫无生涩感和刻意造鳌U庖彩且蛭懊嫠档降耐醴贫约偕⑵脑擞玫拇渴欤咂罢乙桓鲋屑浣橹实纳薯?4年的《讨好自己》,这首较早的歌曲中王菲已经能够把混音处理得通透飘渺!
我最喜欢她的特点是
唱什么都好听
en ding
哇、、、~~~~~顶~~~~~~~~~~
很透彻
我只要好好的听她唱就好了
这些总结的,估计老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运用了那么多演唱技巧!因为老王只是在用心唱歌,单纯为唱歌而唱歌~
原来技巧这么高深。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