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寻访红色记忆 凝聚奋进力量——山东中医药大学学子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寻访红色记忆 凝聚奋进力量——山东中医药大学学子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m.life.china.com/2025-02/17/content_410248.html

2025年1月1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煤城烽火"宣讲队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展"传承抗战精神 凝聚巾帼力量"主题教育活动。这座因运河而兴的古城,因83年前那场气壮山河的战役被载入民族史册。站在新时代的坐标上,我们选择此地,既是为触摸那段血火交织的历史,更是为从先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探寻"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精神密码。


图1 “煤城烽火”宣讲队赴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台儿庄大战在这里打响。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官兵,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精锐部队的进攻,最终歼灭日军1万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大战的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2 《浴血台儿庄》主题浮雕

凝固的史诗,永恒的丰碑。步入形如古城墙的纪念馆主体建筑,迎面矗立的《浴血台儿庄》主题浮雕(见图2)令人肃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通过"危局·民族存亡""鏖战·血肉长城""胜利·民族之光"三大展区,系统回顾了这场改变抗战进程的经典战役。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官兵,在台儿庄这座不足2平方公里的古城内,以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精锐1万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图3 布满弹孔的城墙砖石


图4 地下党员的介绍


图5 全景画馆

展柜中泛黄的《大公报》号外,用"台儿庄大捷"五个铅字定格了历史性时刻;布满弹孔的城墙砖石(见图3)无声诉说着巷战之惨烈;尤其是一墙满是地下党员的介绍(见图4),数十名战士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抓钉子,挖间谍,让在场党员眼眶湿润。全景画馆内(见图5),声光电技术再现的运河浮桥争夺战场景,将我们带入那个炮火连天的夜晚——守军为阻断日军增援,三次炸毁桥梁又三次用血肉之躯抢修,最终用生命筑起钢铁防线。


图6 改编滇军

在运河畔的李宗仁史料馆,我们通过200余件文物、60余幅手稿,系统了解这位抗日名将的战略智慧。展馆重点还原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构思:李宗仁创造性采用"正面固守、两翼包抄"战术,既发挥川军、滇军等地方部队擅长山地作战的特点(见图6),又巧妙利用台儿庄水网密布的地形困住日军机械化部队。特别是一组电报原件,清晰展现他如何协调庞炳勋、张自忠两支曾有宿怨的部队协同作战,彰显出卓越的统率艺术。

在"民族脊梁"专题展厅,我们被无数无名英雄的事迹震撼: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死守滕县三日,临终高呼"军人当以死报国"; 57名女学生组成的战地救护队,在炮火中转运伤员3000余人; 当地百姓拆门板铺浮桥、烙煎饼送前线,谱写出"最后一碗米送军粮"的鱼水情深。

一组对比数据更发人深省:战役期间,台儿庄城内7600栋房屋仅存53栋完整,但民众自发掩埋烈士遗体时,没有一户索要补偿。正如展厅结束语所写:"这是一场人民的胜利,是觉醒的民族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钢铁长城。"

站在纪念馆胜利广场的纪念碑前,全体成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夕阳为"民族之光"雕塑镀上金边,运河的波光中仿佛跃动着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深刻领悟:团结伟力,从军民共筑血肉长城到新时代党群同心,团结始终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巾帼担当,战地玫瑰的英勇事迹启示我们,新时代女性要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历史自觉,面对百年变局,更需传承"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

归程途中,车厢内回响着《保卫黄河》的旋律。窗外,连片的光伏板在鲁南大地铺展,昔日的战场已成国家新能源示范基地。这沧海桑田的巨变,不正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铭记"台儿庄精神",我们誓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澎湃动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续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新闻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