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在加班?利用“二八法则”让你提升工作效率不再瞎忙
为什么总是在加班?利用“二八法则”让你提升工作效率不再瞎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所谓时间管理,就是选择性放弃》一书。在讨论时间管理之前,先试着扪心自问:“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对应着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接着问自己:“确立了这个目标之后,将会用怎样的方法去实现?”我们分配时间的方式,决定着实现目标的路径。很多职场新人觉得时间不够用,可归类为以下三种状况:
状况一:不懂得统筹自己的工作
子墨是一个典型只做事不思考的职场人。对于接手的日常工作,不太爱动脑思考,也不太愿意学习新知识。因此,他的工作总是差强人意,常常为了处理突发情况,耗费更多的时问去做补救工作。
对于职场人子墨来说,因为他对工作从来没有进行过统筹,所以他每次都要花更多的时问去补救。这导致他的计划总是受阻,问题越积越多,使他在工作中不堪重负,精神上也显得疲倦焦虑。
状况二:不愿意认识自己
青阳是一个不愿意花心思提升自我的人,他认为机会大于实力。看到甲公司赚钱,他就赶紧打探自己有无进入甲公司的机会,看到乙公司起来了,他对乙公司又有些心动。他懒于思考到底什么适合自己,不愿意在提升自我的技能上花时间,却愿意到处去找门路。在甲乙公司都拒绝他之后,他感到很伤心,认为这个世界都被有钱有资源的人把持着,自己根本就没有机会。其实,他并不是不努力,只是他的努力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
状况三: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
伊菲是个让老板放心的职场“老实人”。她不研究职场潜规则和门道,也不太爱表现自己,永远兢兢业业地工作。遗憾的是,她看上去永远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却没取得多少具体成果。她所在的公司,反而是“懒人”们比她发展得更快,他们为了少做事,会把时间花在研究更有效率的方法上。“勤快的人”反而吃亏了,因为他们总是把时间用在不加思考的事上面。
如何有效时间管理
“有人对解决问题的情况做过一个排序:我们应该先做重要且紧急,接着是重要不紧急,再次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1. 列出时间清单
这个时间清单并不需要规定自己在什么时间点一定要做完什么,严格卡着时间表进行;而是我们需要把自己在某个时间段内必须做完的事情列出来,排列出主次,同时观察自己完成这些事情的效率。
进阶:设定自己的“时间颗粒度”。什么是时间的颗粒度?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建议以半小时为一个颗粒,半小时后就适当切换任务。
2. 二八法则
分清自己的高效率和低效率的时间,然后分配自己要做的事。利用最高效率的时间,20%的时间投入就能产生80%的回报;而低效率的时间,80%的时间投入只能带来20%的回报,并且让自己在高效率工作后,安排低效率的时间作为缓冲。
3. 总结/检讨时间规划成效
处理这些事情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慢慢总结哪些部分是需要学习补充的。就像上述的三种状况,如果他们可以多花点时间检讨、精进工作上的统筹与眉角,这些看似不是“最重要、最紧急”的事,不断用明确的意识和行动,强化“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如此一来,他们努力工作与上进的初衷,更能助工作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