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质粪大肠菌群检测标准及方法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质粪大肠菌群检测标准及方法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huizhiyiqi.cn/hynews/521.html

粪大肠菌群是评价水质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介绍粪大肠菌群的定义、不同场景下的检测标准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水质指标。

粪大肠菌群的定义与卫生学意义

粪大肠菌群又称耐热大肠菌群,是生长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一组肠道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故称为粪大肠菌群。受粪便污染的水、食品、土壤等均含有大量的这类菌群,若食品、饮用水中检出粪大肠菌群,则存在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

不同场景下的检测标准

粪大肠菌群对医疗污水、城镇污水、生活饮用水的要求各不相同,其中生活饮用水要求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

医疗污水要求

  • 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粪大肠菌群数(MPN/L)≤100;
  •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粪大肠菌群数(MPN/L)≤500。

城镇污水要求

  • 一级标准
  • A标准:粪大肠菌群数(个/L)≤10³
  • B标准:粪大肠菌群数(个/L)≤10的四次方
  • 二级标准:粪大肠菌群数(个/L)≤10的四次方

常用检测方法

粪大肠菌群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滤膜法、酶底物法、纸片快速法以及多管发酵法。其中滤膜法作为国家标准方法之一,因检测成本低,操作相对简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业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当中。其检测原理是待检测的样品经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至于MFC选择性培养基上,在特定温度(44.5℃)下培养24h。粪大肠菌群在培养基中生长并形成蓝色或蓝绿色的菌落,通过对这些特征菌落的计数,确定样品中粪大肠菌群浓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