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你的大负荷量1RM是多少?附测试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你的大负荷量1RM是多少?附测试方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bftfitness.net/jianshenzixun/326.html

1RM是什么?

1RM是衡量在一次大努力中你的肌肉能产生的力量。1RM(1 Repetition Maximum,1次重复大力量)表示一个运动员以正确的动作只能重复1次动作的阻力。这里介绍一个概念,训练负荷的单位:RM。RM(repetition maximum高重复次数)。组成是重量×次数。有的人在生理构造上更适合创造1RM。这基本与基因有关,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肌肉纤维类型,骨骼长度,以及肌肉附着点位置。拥有更多的快肌(II型),更短的四肢,更低的肌肉附着点的人更加适合举起重量。

为什么需要了解自己的1RM?

1RM对于在健身房取得持续的进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被假设的。一旦你知道自己的1RM,你就对自己在身边健身人群中所在的位置有了更好的了解。你的1RM也让你知道在训练一段时间后你取得的进展。有了1RM的数据,你就能设置下一阶段的目标,制定训练计划,测试新PR(个人佳记录)。


这张图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需要了解自己的1RM

一般来说,运动员的练习负荷要用1RM来安排,所以测试1RM是非常重要的。

1RM的测定流程

  1. 指示运动员作热身活动,采用可以轻松做5~10次重复的重量
  2. 休息1分钟
  3. 用以下的加重方式,推估可以完成35次重复的热身重量
    1)上身训练动作加10
    20磅(49公斤)或510%
    2)下身训练动作加3040磅(1418公斤)或10~20%
  4. 休息2分钟
  5. 用以下的加重方式,保守推估可以完成23次反复的几近大重量:
    1)上身训练动作加10
    20磅(49公斤)或510%
    2)下身训练动作加3040磅(1418公斤)或10~20%
  6. 休息2~4分钟
  7. 增加重量
    1)上身训练动作加1020磅(49公斤)或510%
    2)下身训练动作加30
    40磅(1418公斤)或1020%
  8. 指示运动员试举1RM的重量
  9. 如果成功,休息24分钟,然后回到流程7。如果失败,休息24分钟,再以以下方式减重,然后回到流程8
    1)上身训练动作减510磅(24公斤)或2.55%
    2)下身训练动作减15
    20磅(79公斤)或510%
    继续加重或减重,直到可用正确动作完成一次反复,运动员好能在五次此测试中,测出1RM的重量

1RM测试,对于具有抗阻训练经验、练习技术良好的运动员,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对于没有抗阻训练经验的运动员、受伤的运动员或在进行康复期的运动员,进行1RM测试是不妥的。因为1RM测试对所涉及到的肌肉、软组织及关节都有极大刺激,因而要求运动员的训练状态良好,并且有抗阻训练经验。

另外,1RM测试多用于核心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如深蹲,硬拉,卧推等。

单侧练习和受力不均匀的练习都不适宜进行1RM测试。

一般健身参考方案

大负荷量(1Repetition Maximum, 1RM)指的是进行特定肌肉之阻力运动时,可以阻抗之大重量,且受试者只能抵抗该阻力一次就会感到疲累。任何肌肉的 1RM测试,都必须在不断的尝试与错误 (trial and error)中测量;在成功抵抗某一阻力后,应逐渐增加 1- 5公斤的重量直至受试者无法再举起更大的重量为止,且每次测试间须休息 1- 5分钟。

大负荷量的测试方法常见的包括有

1RM胸部推举测试:可测得上肢主要肌群的大肌力

1RM腿部推举测试:可测得下肢主要肌群的大肌力,其测试步骤为

坐姿下,请受试者将双脚平行置于机器踏板上,且手握两侧扶手

以接近或低于受试者的体重为起始测量重量

请受试者平顺的将脚踢直,应避免受试者使用将膝盖卡死在过度伸直位置(lock knee)的方式抵抗阻力

请受试者缓慢且平顺的把脚弯曲,使机器踏板恢复至原本的位置

对于青少年、小孩、老人、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1RM测试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临床常使用低限阻力测试的值 ( 7- 10RM)预测大负荷量;一般未经训练者,7-10RM约为1RM重量的 68%,受过运动训练后,新的 7-10RM则为新的 1RM重量的 79%;下式为为健康年轻人推估1RM的计算式:

未受训练者:1RM=1.554 x 7-10RM重量 -- 5.181

受训练者:1RM=1.172 x 7-10RM重量 + 7.7704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