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哪吒2》里的方言密码:从影视到文学的艺术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哪吒2》里的方言密码:从影视到文学的艺术魅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502/12/170636_54786008.htm

《哪吒2》火爆春节档,不断刷新票房纪录。这部中国风格浓郁的动画片,除了大场面特效的视觉冲击和人物富有个性的魅力外,有趣的语言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片中许多人物台词都融入了方言元素,包括西南官话、冀鲁官话、兰银官话。例如,挖藕制作藕粉的村民以及海妖中的章鱼将领,说的都是地道的天津话(属冀鲁官话);土拨鼠大军说的是宁夏话和甘肃话结合的方言(皆属兰银官话);太乙真人则是一口流利的四川方言(属西南官话),“你打我撒”“暂时的哈”等川式口头禅和太乙幽默乐观的形象相得益彰。这些让人很有记忆点的镜头和语言被很多官方账号用来“整活儿”。

方言元素一直是中国文学(包括影视文学)人物塑造与语言风格的重要基石,尤其是中国古代小说经历了从文言到白话的发展,方言的融入不仅丰富了中国小说的语言表达,也成为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刘勇强、潘建国、李鹏飞合著的《古代小说研究十大问题》认为,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看,方言在小说中至少有如下三个作用:

一、作为写实性描写的一部分,方言有助于复现原生态的语言情景及其对人物关系的影响。

二、方言有助于强化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从而展现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特征。

三、方言经过不断的尝试与提炼,充实了小说的文学语汇。

有关小说中用方言的问题,吴组缃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文字永远追不上语言》的文章,充分肯定了方言的表现力,又指出在小说中运用方言有种种困难。这点很多创作者也意识到了,作家在运用方言增强地域色彩、丰富语言的表现力的同时,也努力兼顾着更广大的读者群。从明清小说到当代小说,从冯梦龙到贾平凹、莫言等,都在努力让作品里既有浓郁的方言又能让读者看懂。

方言运用得当,会为艺术创作增添光彩,尤其是在影视作品中。《山海情》《装台》《乡村爱情》《繁花》《故乡,别来无恙》……都让观众在乡音中找到最深的回味。

有关中国方言的书,值得读一读,让大家体会到一个语言如此丰富的中国,例如:

《大话方言》

中国历来就有关于南方和北方的各种各样说法,比如南辕北辙、南征北战、南来北往、南下北上等等。有意思的是,这些说法都不能颠倒或互换。比如南辕北辙就不能说成北辕南辙,南征北战就不能说成是南战北征,南腔北调也不能说成南调北腔。

读完易中天的《大话方言》,我们才知道原来中国不仅方言多,方言背后的历史也同样悠久。

《南腔北调》

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调”的方言是广袤中华大地上各个地域文化的载体,维系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历史记忆。

作为方言科普书,《南腔北调》既讲了大量的冷门知识点,还不忘给我们轻松的阅读感。比如粤语,比普通话更适合用来读诗。因为普通话只有四个调,粤语却有九个调,还保留了大量的古音韵,所以很多诗词用粤语读出来更符合韵律美。本书将大众熟悉的31个趣味话题分成八大版块,解读其内在的语言学原理;又从每一个话题延展开来,阐明同一话题在不同方言的流变,铺陈出一幅幅民族历史文化的画卷。

《东言西语》

今天,随着交流的日益加快和频繁,方言的消失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但语言就像我们人体的基因一样,储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而解读这些隐藏的“基因密码”,也是一件妙趣横生的事情。比如,粤语真的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吗?为什么南方多江,北方多河?近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多彩的中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