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是不是近视?一文详解两者区别
散光是不是近视?一文详解两者区别
散光不是近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屈光不正状态,在定义、成因、症状、稳定性和矫正方法都存在差异。一旦出现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等视力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定义
散光: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该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不清晰的图像。
近视: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即近视。
成因
散光:主要由于角膜形态不规则导致,也可能是晶状体形状不规则所致。
近视:由于眼轴变长或角膜曲率异常,导致远处物体在视网膜前成像,使远处物体变得模糊。
症状表现
散光:主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视力减退、视物疲劳,严重时可能产生斜颈、头痛。散光患者看近处和远处物体都可能出现模糊,且可能出现重影现象。
近视:主要症状是看远处物体模糊,但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近视患者常伴有眯眼、揉眼、歪头等表现,以试图看清远处物体。
稳定性与矫正方法
散光:度数一般比较稳定,不会随时间变化。通常通过佩戴散光眼镜或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部分散光患者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度数可能随时间增长而加深,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护视力,近视度数可能会迅速增加,通常通过佩戴近视眼镜或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成年近视患者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如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或眼内屈光手术。
对眼睛的影响
散光:患者由于角膜或晶状体形状不规则,可能导致视觉质量下降,出现视疲劳、重影等症状,长期未矫正的散光还可能导致弱视。
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变长或角膜曲率异常,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及青光眼等并发症,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风险更高。
散光近视患者应注意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确保散光度数和近视度数没有变化。如果医生建议佩戴眼镜来矫正散光或近视,应确保按照处方准确配戴。不要随意更换或停止使用眼镜,以免影响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