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那点事儿:常见瘦肉型猪种的特点与优势
养猪那点事儿:常见瘦肉型猪种的特点与优势
常见瘦肉型猪种
在养猪过程中,猪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而瘦肉型猪种常常是不少养殖户的青睐对象。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瘦肉型猪种及其特点、产地,还有它们在养殖和市场中的优势。
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是由美国纽约红毛杜洛克猪、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毛猪、康乃狄格州的红毛巴克夏猪培育而成的。它原本是脂肪型猪,后来为适应市场需求,改良为了瘦肉型猪。杜洛克猪毛色一般呈棕红色,不过现在也培育出了白色的品种,耳朵大小适中,根部向上直立,耳端向前倾斜,耳缘毛柔软,两耳间隔广阔;皮肤平滑无皱纹。其性情温顺,体质结实,抗寒耐热,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相比长白猪、大白猪,更耐粗放饲养。杜洛克猪体型较大,屠宰率在 70% 以上,瘦肉率高,后腿比例 32%,胴体瘦肉率 64% 左右,而且肉质优良,瘦肉颜色好。它生产发育快,料肉比低,饲料转化率高,肢体比较健壮,公猪配种积极,是生产商品猪当中良好的父本品种。
大白猪
大白猪,又称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它全身被毛白色,但额角部偶见小暗斑,耳大小适中直立,嘴平直,面部平或稍凹,头中等大小,下颌偶见下垂,胸宽,背腰平直,腹部发育良好但不下垂,腿臀部肌肉发达,四肢粗壮结实,整体呈 “长方” 体型。大白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日增重可达 700 克以上,饲料利用率在 3.2 以下,90 千克体重的屠宰胴体瘦肉率在 61% 以上,繁殖性能高也是它的突出特点,经产母猪产子可达 13 头。大白猪适应性强,分布广泛,是世界上极为重要且分布极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常被用于杂交,在国外多用作杂交母本,在我国则多用作杂交父本,与地方猪种或地方培育猪种杂交,以生产二元杂种母猪或杂交商品猪,还可作为引进猪种的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也多可用来与地方猪杂交,因其一 代杂交后代的毛色是白色而颇受欢迎,有着 “万能猪种” 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