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解决:正确拍嗝有助缓解
宝宝吐奶解决:正确拍嗝有助缓解
宝宝吐奶是新手妈妈常遇到的困扰,但通过正确的拍嗝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宝宝吐奶的原因、三种实用的拍嗝方法以及三个预防吐奶的小妙招。
宝宝吐奶的原因
宝宝容易吐奶的原因是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小宝宝的胃部呈横躺状,不稳定,贲门(胃部入口)也比较松弛。
成年人吃饭时,贲门会收缩防止食物逆流,但小宝宝的贲门不能很好地收缩,导致奶汁容易流回食道。
如何应对宝宝吐奶
宝宝喝完奶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引起宝宝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因此,父母要及时帮宝宝拍嗝,排出气体,减轻胃部压力,减少吐奶、溢奶的次数。
如果没有帮宝宝拍嗝,只要保持直立抱姿20~30分钟,空气会上升,慢慢自然排出,宝宝会自己打嗝。拍嗝还有安抚作用,宝宝喜欢被轻拍背部。
婴儿拍嗝方法
1. 直立抱在肩上
妈妈站或坐,将宝宝直立抱在肩膀上,用身体力量固定宝宝,手掌轻轻拍打宝宝的上背部即可。
专家叮咛:
- 妈妈肩上放小毛巾,防止宝宝溢奶、吐奶。
- 抱住宝宝时,不要遮住宝宝的口鼻。
- 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如果宝宝没有打嗝,可换到另一侧肩膀继续拍。
2. 端坐在大腿上
妈妈坐着,宝宝面向自己坐在大腿上,一只手撑住宝宝的头、下颚和下巴,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上背部即可。
专家叮咛:
- 准备好小毛巾,随时防止宝宝溢奶、吐奶。
- 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如果宝宝没有打嗝,可换到另一条腿上继续拍。
3. 侧趴在大腿上
妈妈坐好,双腿并拢,将宝宝横放,侧趴在腿上,头部略朝下。一只手扶住宝宝下半身,另一只手轻拍宝宝上背部即可。
专家叮咛:
- 大腿上放小毛巾,防止宝宝溢奶、吐奶。
- 此姿势更适合年龄较小的宝宝,固定好宝宝的身体,防止滑落。
预防宝宝吐奶的三个实用建议
吐奶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现象。吐奶也称喷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相关脏器受到异常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动作,奶水会喷射出来。
1. 喂养得当,拍嗝有技巧
预防溢奶的第一步是“喂养得当”。频繁更换奶粉、环境和养育者不利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会加重溢奶情况。宝宝吃完奶后要及时拍嗝,观察宝宝是否打嗝,而不是拍拍就算了。
2. 侧睡少吐奶,保护小耳朵
不建议整天抱着宝宝睡觉。宝宝睡着后,要缓慢地放到小床上,最好采用侧睡姿势,减少吐奶机会。侧睡2~3个小时后,可以给宝宝换个睡姿。备一块小毛巾,叠成三角形,从宝宝一侧耳边搭到另一侧,防止溢奶弄脏枕头或流到耳朵,保持耳朵清洁。
3. 每天一次泳,消化功能好
游泳对宝宝的身体有按摩和抚触作用,也有利于消化能力发展,可减少溢奶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宝宝游泳。
宝宝吐奶虽常见,但需重视。拍嗝有三法,直立抱肩上、端坐大腿上、侧趴大腿上皆可。预防吐奶有三招,喂养得当、侧睡少吐奶、每天游泳。让我们用这些方法,呵护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