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条黄浦江,半部近代史!千姿百态的黄浦滨江等你来解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条黄浦江,半部近代史!千姿百态的黄浦滨江等你来解锁→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91512

黄浦江,这条贯穿上海的母亲河,不仅承载着上海的近代史,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从战国时期的春申君开凿,到南宋时期的形成,再到近代的崛起,黄浦江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全过程。如今,黄浦江两岸已成为上海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集金融、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魅力。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是吴地非常荒凉的乡村,因地势低,雨水一多就会发生涝灾。战国时楚国公子春申君黄歇封于此,他不辞辛劳带领大家开凿了一条直通长江的河道,从此两岸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对春申君黄歇很感激,便将这条河道称作黄浦江,或歇浦、春申浦、申江。

实际上,黄浦江的前身是东江。

古太湖通过“三江”泄水。东晋庾仲初的《扬都赋》注释:“今太湖东注为松江(即吴淞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即浏河),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东江上游为白岘湖群,中游为淀泖湖群,下游散成许多分支从东南入注杭州湾。到了南宋,由于筑塘岸、建堰闸,东江各出口相继被堵断,淀山湖和浙西来水只能从横潦泾往东流向闸港,一部分在此折北经上海浦(今黄浦江十六铺附近段和虹口港)汇进吴淞江。至此,今黄浦江上、中游呈现雏形。

"黄浦”之名,在南宋中期才见于著录。到淳祐十年(1250年),高子凤为西林(今浦东三林镇西)南积善教寺撰写的碑记称:“西林去邑不十里,东越黄浦,又东而汇北,所谓江浦之聚也。”这说明,今黄浦江闸港至三林镇西的段,在当时已被叫作“黄浦”。至南宋末期,在同它相接的上海浦西岸正式设立一个新镇,并因近旁河道得名上海镇(今黄浦区老城厢)。

元初,上海镇升格为县,此时黄浦虽然仍是吴淞江的支流,“阔仅一矢之力”(约宽70米),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元史》说:“黄浦在县东,大海喉吭也。”

在明代,黄浦由于水势渐增,已被称作“大黄浦”。永乐二年( 1404年),户部尚书夏原吉为治理苏松地区水患,拓浚了范家浜(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不必再经上海浦故道在今嘉兴路桥附近(即黄浦口)与吴淞江下游旧河道(今虬江路一线)合流,而可直达吴淞口。这样,今黄浦江下游也初步成形。

开埠早期的黄浦江外滩和摆渡舢板
远处是已经陆续起来的洋房
此后,黄浦由于畅通无阻,水量丰沛,在滔滔激流昼夜不停地冲刷下,河身越来越宽广,慢慢成为太湖泄水干道。到晚清,“黄浦秋涛”成了“沪城八景”之一,“黄浦江”的名称也开始出现。黄浦江的形成,为上海港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外滩风貌变迁
从上到下分别为1849-1850年
1879年,1898年,1923年

多年来,黄浦江历经曲折剧烈的历史起伏,已成为上海独特的地景,深刻地嵌入城市的气质和文脉中。

如今在黄浦,你能解锁哪些滨江玩法呢?一起来看看吧↓

黄浦滨江北起苏州河,南至日晖港,东临黄浦江,西至中山路等沿岸第一条市政道路,岸线总长约8.3公里,集中承载了上海开埠后历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沿线主要包括外滩、十六铺、老码头、南外滩金融集聚带、世博最佳实践区、江南造船厂原址等重要区域,是全市滨江最重要的岸线之一,其中包括五大功能区段:

外滩“世界窗口”

许多第一次到上海的人或许都不会知道,外滩还分东、西、南、北四个,大部分游客来到上海,都会直奔黄浦外滩滨江,也就是那个坐落着外滩建筑群、正面陆家嘴“三件套”的经典打卡地。

漫步于黄浦外滩滨江,你会邂逅外白渡桥、人民英雄纪念塔、外滩建筑群等一系列经典地标,雄辉而又雍容。

十六铺“城市远航”

从外白渡桥一路向南出发,你可以沿着外滩观景平台走到十六铺码头,它是上海深厚的航运史上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一笔,也是黄浦滨江尤为繁华的一段。

如今,这里华丽而舒适的浦江游轮更多地承载着泛舟江上、悠悠而行的审美游览意义。对于想要欣赏浦江两岸风光的市民游客来说,浦江游览绝对是优选路径。

穿过马路,你将来到金融、艺术、时尚、生活元素齐聚的BFC外滩金融中心,418米临江视角、两座180米的办公楼、42万平方米里充满惊喜与活力的新体验。

南外滩“创意水岸”

南外滩区域是上海最早形成的城区之一。这个沿黄浦江,从复兴东路向南而行,直至南浦大桥总岸线长约2.2公里的黄金水岸线,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宋代。上海一直有“一城烟火半东南”的说法,指的就是这里早年董家渡一带的繁荣。

2023年,上海45公里滨江岸线中唯一连通黄浦江畔的人行天桥——董家渡路花桥正式面世。董家渡路花桥一端连着外滩滨江,一端连着董家渡核心区的商业体与办公楼,市民们可以通过这座刚建成的人行天桥,从董家渡老城厢腹地横跨中山南路、外马路,直达南外滩滨江空间。

从高空俯瞰董家渡花桥,由腹地向江边,桥面逐渐由窄变宽,呈现喇叭状,宛若一朵花,面向江水绽放。不仅整体形似花,桥面上也可随处见“花”,四季有景的桥面俨然是一座空中花园,其内还设置了休闲座椅,可供市民游客休憩。

在南外滩滨江,你将邂逅建成于1715年的上海商船会馆,其落成比上海正式开埠(1843年)还要早128年,它不仅是整个上海最早的会馆,也是上海历史的“活化石”。

还有老码头创意园、绿地·外滩潮方、董家渡天主教堂……也都值得打卡。

世博园区“城市博览”

从南浦大桥之下进入世博滨江的区段,这里是骑行和Citywalk的优选地。

曾经的南市发电厂,华丽转身成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南市发电厂遗留下的大烟囱,以及那高达165米的“亚洲最大温度计”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独一无二的醒目标志。

坐落在蒙自路的世博会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以展示世博会发展史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博物馆,也是沪上第一家在所有常设展厅提供智能化导览,使用“无感式体验型导览”的博物馆。在馆内跌宕起伏的观展路线里你可以重温关于世博会的记忆。

全国最大的儿童剧场——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也坐落于此,各色国际顶尖儿童剧目演出纷至沓来,小朋友们月月都有多部重头演出可看。

在世博滨江,你还可以打卡远望1号、上海潜艇展览馆(中国航海博物馆黄浦分馆),感受红色历史及我国近代工业传奇。

南园“慢生活港湾”

在黄浦滨江沿岸,卢浦大桥到日晖港人行桥之间的南园滨江绿地被赋予了“慢生活港湾”的美好愿景。

这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一年四季都呈现着不同的花卉美景,从郁金香、湿地芦苇,一路看到桂花初绽、银杏满地,实在赏心悦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