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博日历丨古人也爱养鹦鹉?有壶为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博日历丨古人也爱养鹦鹉?有壶为证→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2JP0M10530X1P1.html

伶俐又呆萌,还会学说话的小鹦鹉是不是人见人爱?今天带大家看一只可爱“小肥鸡”,人家可有1000多岁了!

这是哪里来的“小肥鸡”?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头顶有流苏装饰,体态肥肥壮壮。

长长的尾羽微微翘起,上面篦划的羽纹栩栩如生。

这是一只来自北宋的定窑黄釉鹦鹉壶。黄褐色的釉色让小鹦鹉更加逼真,黄而莹润亮泽。小鹦鹉站在覆盆状的底座上,胸部饰有斜格纹宽带,后背有长长的注水口,尖尖的勾喙为壶的出水口。注颈与鹦鹉背之间安半环柄,圈足底面墨书“鹦鹉”二字。以堆塑、刻划技法制作,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是北宋低温釉陶精品。它在内蒙古博物院还有一个颜色不同、样子相似的“双胞胎”。

中国从汉代就开始养鹦鹉了!虽然这只鹦鹉已经1000多岁了,但它还不是我国最早的。我国中原地区豢养鹦鹉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鹦鹉因其羽毛鲜艳、善学人言的特点,自古以来便为人所喜爱。《礼记》与《山海经》中都有对鹦鹉的记载,并且都突出了其“能言”的特点。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礼记·曲礼上》

黄山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 ——《山海经》

到了三国时期,鹦鹉成了文化交流和进贡的物品。汉代时中原地区有进献鹦鹉的记载,并开始将鹦鹉作为宠物饲养。唐代是豢养鹦鹉最流行的朝代,仅《全唐诗》中吟咏鹦鹉的就有二百余首。白居易曾写过“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岑参《赴北庭度陇思家》写道“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还有各种鹦鹉上贡到长安,有甘肃的长嘴鹦鹉,广东的玫瑰色鹦鹉、蓝头鹦鹉等,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向大唐进贡鹦鹉,尤其是会说话且羽毛艳丽的金刚鹦鹉。南天竺国、诃陵国、吐火罗、林邑国经常进献五色鹦鹉或白鹦鹉。多地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鹦鹉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地区,也是文化交流的象征。

鹦鹉在古人娱乐生活中频频出现,使得古代工匠的艺术创作题材又有了新的灵感来源。于是鹦鹉形象的纹样也在壁画和器物上多有体现。如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鹦鹉纹提梁银罐。

△唐鹦鹉纹提梁银罐,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辽贵族墓发现的《杨贵妃教鹦鹉图》壁画。北宋时期宋徽宗赵佶更是为鹦鹉创作了一幅绢本设色画《五色鹦鹉图》。

△北宋宋徽宗《五色鹦鹉图》。

著名的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大量玉器跟鸟类形象有关的主要有两种,除了商朝人最热爱的鸮以外,另一种就是鹦鹉。

△对尾鹦鹉玉佩,首都博物馆藏。

古人对“小肥鸡”的热爱一直持续了几千年,也在各类艺术作品中尽情展现。毕竟它们是真的很可爱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