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恒卦本义详解 |政治恒常的智慧告诫
32恒卦本义详解 |政治恒常的智慧告诫
恒卦原文
卦辞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爻辞(由下往上看)
上六:振恒,凶。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九四:田无禽。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九二:悔亡。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一、全卦本义详解
我们从之前的解读可以看出,《周易》的卦名、卦符卦象、卦爻辞是高度关联一致的。
(一)卦名、卦符卦象详解
- 卦名
【恒】恒常,具体理解为在上下极限之间恒常运行。解析:
⑴ 恒字的甲骨文、金文古字是亙(字形见下图),从月不从日,到西周中期增加心旁,秦汉才出现从日的恒。恒字原以月取义,学者们普遍认为是象形月在天地之间常行,例如林志强在《字源》恒字段介绍:“甲骨文从月在二之间,如字形2,当是取象于月在天地之间圆缺往复而寓永恒之意,《诗·小雅·天保》有‘如月之恒’的话,正道出了恒字取象于月的寓意。”
⑵ 强调介绍,恒字所从的上下二横画相当于恒常运行的上下极限。除了亙字象形月常行的上下极限是天地,还可参考结构类似的亟字(字形见下图)。
①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亟,古极字,……亟字中从人,而上下有二横画,上极于顶,下极于踵,而极之本义昭然可睹矣。”
② 恒可通极,是佐证。例如今本《易传·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汉帛本《系辞》作“大恒”;今本《老子》十六章“致虚极”,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作“致虚恒也”。
- 卦符卦象解读
恒卦卦符上震下巽,因震为雷,巽为风,俗称雷风恒。因为雷电罕见触达地表,而风经常吹达地表,故而古人会直观感受雷高于风,即上雷下风。雷、风与恒字象形取义的月类似,都运行于天地之间,雷动风行,在一年中何时有无、多少,都有大致的变化规律,年年恒常往复,所以卦象取象雷、风契合恒卦。
《易传·象传》理解:“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孔颖达《周易正义》:“君子立身,得其恒久之道,故不改易其方,方犹道也。”大意近是。
(二)卦爻辞详解
- 卦辞“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字词注释:
【恒】恒常,具体理解为在上下极限之间恒常运行。
【亨】亨通,行得通,过程通达。
【无】没有。
【咎】过失不好。该做的没做就是过失。
【利】有利于,宜于。
【贞】正确认识。
【攸】本义流水顺地势而自得,终可入于河海。引申有长久、远、安好等义。
【往】本义由此至彼,有行动之意。“有攸往”有像流水般顺其势而久远安好的行动。
《周易》性质是治国哲典,以及由恒卦九三到六五爻辞明显可知,恒卦是讲政治恒常。
卦辞义理解读是:政治恒常,将会行得通,没有过失不好,宜于有此正确认识,有利于长久安好。
- 初六爻辞“浚恒,贞凶,无攸利。”
字词注释:
【浚】深挖,综合异文应理解为深求。《经典释文》引东汉郑玄之说:“浚,深也。郑作濬”。楚简本《周易》作[⿰睿攵],同叡(攵同攴,古字偏旁从攴与从又常常无别,例如上图亟字演变从攴或从又)。汉帛本《周易》作夐xuàn。《说文解字》:“䜭,深通川也。……濬,古文䜭”;“叡,深明也。通也。……䜭,古文叡”;“夐,营求也”。可知,浚为深挖,濬为深通,叡为深明、深通,挖、通均有营求之感,综合异文应理解为深求。正如《易传·象传》理解:“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凶】凶恶不好。
传世本《周易》初六“浚恒”和上六“振恒”,在楚简本《周易》都作“[⿰睿攵]恒”,在汉帛本《周易》都作“夐恒”,这就绝非偶然。应是传世本《周易》妄别相同爻辞而改字,应依从古本,即初六和上六用语相同。
再结合爻辞位置是从下往上排列,初六和上六分处下上两端,这正契合前述恒字所从的上下二横画相当于恒常运行的上下极限。顺理成章的理解:初六“浚恒,贞凶”指深求政治恒常深出下限而凶,上六应作“浚恒,贞凶”指深求政治恒常深出上限而凶,因为超出正常范围极限自然会凶。
爻辞义理解读是:深求政治恒常(深出下限),要正确认识会凶恶不好,没有长久安好之利。
- 九二爻辞“悔亡。”
字词注释:
【悔】1悔恨、懊悔;2悔通假晦,晦暗不明,引申为衰退。事物发展变得晦暗不明,由衰退而生悔恨。
【亡】消无、消亡。
月有圆缺晦朔,雷和风或有或无、或大或小,这是自然界的恒常,会往复兴衰。而人事政治会想要恒常而不衰,这就要求能“悔亡”衰退的悔恨消无。后文九三到六五的内容,正是对九二“悔亡”的展开说理。
爻辞义理解读是:(政治恒常要求)衰退的悔恨消无。
- 九三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字词注释:
【其】代词。
【德】政治行为。最初的德字不从心旁(字形见下图)。如今学者们对德的初义仍众说纷纭,但已基本认同西周的德属于政治概念是政治行为,是中性词无褒贬之意,非春秋以降的品性伦理之德。其中杨小召还介绍:西周从早期就强调子孙效法祖先之德。换言之,西周强调效法祖先的政治行为。
【或】或会,表示不定。
【承】承受。楚简本《周易》作丞,丞是承的古字。
【羞】羞耻、羞辱。
【吝】恨惜难成。
九三爻辞是对政治恒常的要求——前文九二“悔亡”的展开说理。九三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即契合说理九二的“悔”。
爻辞义理解读是:不能恒常其政治行为,或会承受相关羞耻,要正确认识此恨惜难成。
- 九四爻辞“田无禽。”
字词注释:
【田】同“畋”,田猎,也指类似田猎的军事行动。
【禽】同“擒”,擒获,捉拿。田和禽这用法在商周时期田猎军事活动中常见,甲骨文显示狩猎的围捕追逐与战场战法相通,田猎也是演习战法。
商周政治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九四“田无禽”应是对九三的具体举例。《周易》师卦六五有“田有禽,利执言,无咎”,田猎军事很能体现军事能力,若没有擒获,不免会令人羞耻,有损政治。可以稍微参考《史记·周本纪》记载西周穆王第一次征伐犬戎战果寥寥,仅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始荒服者不至”从此边远国家不再来朝见。
爻辞义理解读是:(例如)田猎军事没有擒获。
- 六五爻辞“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字词注释:
【妇人】泛指女性。
【吉】吉善。
【夫子】泛指男性。
周人主张妇女“无与政事”,政治高度依附男性。《周易》中可见于蛊卦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还有谢乃和教授研究指出西周早期是“推行妇女无与政事的制度措施,尚处于创制的阶段。”后世《左传·僖公九年》记载齐桓公在葵丘之盟的盟约中申明“天子之禁”就有“毋使妇人与国事”,以及《孟子·滕文公下》:“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由以上两周观念可推知,“恒其德”对“妇人吉”,指女性政治行为是恒常顺从而吉;“恒其德”对“夫子凶”,指男性政治行为若一味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难免会处事不当而凶,这也契合说理九二的“悔”。正如《易传·象传》理解:“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凡事要注意因事制宜,如今男女平等,当捐弃性别之别。
爻辞义理解读是:恒常其政治行为(此处侧重墨守成规),要正确认识对女性来说吉善,对男性来说凶恶不好。
- 上六爻辞“振恒,凶。”
字词注释:
【振】应与初六爻辞“浚恒”相同,作浚,指深求。因为楚简本和汉帛本《周易》的初六与上六用语相同,可知当是后人妄别相同爻辞而改字,相关旧说解读殆不可从。
上六应作“浚恒,贞凶”,与初六“浚恒,贞凶”语句完全相同。虽然西汉帛本和传世本《周易》上六均没有“贞”,但最早的战国楚简本《周易》是“贞凶”(见上图),还有依据是卦辞提到“利贞”宜于有正确认识,相应的爻辞初六“浚恒,贞凶”、九三“贞吝”、六五“贞妇人吉,夫子凶”句式。
爻辞义理解读是:深求政治恒常(深出上限),要正确认识会凶恶不好。
二、恒卦蕴含的哲理逻辑
我们通观恒卦全卦,就能看出些其中蕴藏的哲理逻辑了。恒卦是讲政治恒常的智慧告诫,全卦可以划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卦辞总述对政治恒常要正确认识,有利于长久安好。
第二部分是1爻、6爻,讲超出政治恒常运行的上下极限会凶。
第三部分是中间2爻、3爻、4爻、5爻,2爻总讲政治恒常的要求——要能“悔亡”衰退的悔恨消无,由此展开说理:3爻讲不恒常政治行为会受羞辱,4爻举例田猎军事;5爻讲一味墨守成规会凶。
可见恒卦从卦名、卦符卦象到卦爻辞的关联,是从对自然界月、雷、风的恒常认识,到借象说理政治恒常。此中道理也适用于广泛的人事恒常运行,至今仍然值得作为行为指导参考,是《周易》作为治国哲典充满实用哲学智慧的高度体现。科技发展会更新迭代,但实用哲学的道理是万古长青的。这是中国早期哲学的真正精彩,后世学者捧孔子《易传》为哲理而歪说《周易》为卜筮之书,是没有搞明白《周易》本义,暴殄天物,舍本逐次。
以上就是我关于恒卦本义的完整解读研究,至于感悟启发大家可以见仁见智有很多。如果觉得内容不错,还请三连加分享,这可以让更多对周易感兴趣的人看到,也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分享你的理解感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