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善知识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善知识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pzlf.com/csff/fxjb/451063.html

在佛教修行中,善知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华严经》的教诲中,我们可以看到,善知识不仅是修行者成就佛法的基石,更是远离魔业、趣向一切智的关键。本文将通过经典经文的引用,深入探讨善知识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作用。

“上师”是密乘的称谓,大乘中与“上师”相近的一个称呼是“善知识”。关于善知识在大乘法中的作用,佛典中有丰富的论述。《华严经》,特别是《入法界品》中特别强调了善知识对行人趋向无上佛道的极端重要意义。现从这些珍贵言教大海中取出几滴,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何等为十。所谓不离善知识。成就佛法。深信佛语。成就佛法。不谤正法。成就佛法。以无量无尽善根回向。成就佛法。信解如来境界无边际。成就佛法。知一切世界境界。成就佛法。不舍法界境界。成就佛法。远离诸魔境界。成就佛法。正念一切诸佛境界。成就佛法。乐求如来十力境界。成就佛法。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成就如来无上大智慧。

(zf评说:“不离善知识”位于“十种成就佛法”之首。)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退失佛法。应当远离。何等为十。所谓轻慢善知识。退失佛法。畏生死苦。退失佛法。厌修菩萨行。退失佛法。不乐住世间。退失佛法。耽着三昧。退失佛法。执取善根。退失佛法。诽谤正法。退失佛法。断菩萨行。退失佛法。乐二乘道。退失佛法。嫌恨诸菩萨。退失佛法。是为十。若诸菩萨。远离此法。则入菩萨离生道。

(zf评说:“轻慢善知识”位于“十种退失佛法”之首。)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何等为十。所谓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于佛深法。信解不谤。舍离魔业。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zf评说:“近善知识。恭敬供养。”位于“十种舍离魔业”之首。)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此颂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

(zf评说:善财童子对众多善知识的参学正是在文殊菩萨这一总的原则下进行的:“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这一教诲与密乘中对弟子的要求如出一辙。)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灯。令我得见夷险道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桥。令我得度险恶处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盖。令我得生大慈凉故。

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见法性门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满足大悲水故。

(zf评说:密乘中视上师为佛法的总持,与这里的开示何其相似!)

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善财见已。欢喜踊跃。合掌谛观。目不暂瞬。作如是念。善知识者则是如来。善知识者一切法云。善知识者诸功德藏。善知识者难可值遇。善知识者十力宝因。善知识者无尽智炬。善知识者福德根芽。善知识者一切智门。善知识者智海导师。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zf评说:密乘中视上师为佛,与这里之“善知识者则是如来”含义完全相同。)

时善财童子。遽发是念。由亲近善知识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由亲近善知识能速疾出生诸大愿海。由亲近善知识。能为一切众生。尽未来劫。受无边苦。由亲近善知识。能被大精进甲。于一微尘中。说法声遍法界。由亲近善知识。能速往诣一切方海。由亲近善知识。于一毛道。尽未来劫。修菩萨行。由亲近善知识。于念念中。行菩萨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由亲近善知识。能入三世一切如来。自在神力诸庄严道。由亲近善知识。能常遍入诸法界门。由亲近善知识。常缘法界未曾动出。而能遍往十方国土。

(zf评说:可见“亲近善知识”乃修持佛法的全部。)

若有诸菩萨
顺善知识教
一切无疑惧
安住心不动
当知如是人
必获广大利
坐菩提树下
成于无上觉

(zf:华严经中的这一颂文也赠于未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