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发病率,南北方、孩子性比例不同
蚕豆病发病率,南北方、孩子性比例不同
蚕豆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在全球各地、各民族之间发病率差异较大。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亿人罹患蚕豆病,而我国患者更是高达全球患病人数的3%~4%,是世界蚕豆病高发区之一。
正值春末夏初,正是新鲜蚕豆上市的季节,这也是蚕豆病的高发季节。据统计,广东、广西两地的蚕豆病发病率较高,但其发病率高低有章可循,与地区和性别密切相关。
蚕豆病发病率
广东广州:2002年,广东广州将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筛查列为婚检项目。当年对6954人进行检查,检测出183例蚕豆病患者,发病率达到2.653%。
合肥:2025年12月,合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展安徽省“G6PD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2025年3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一期针对合肥市内5200名新生儿的检查中,确诊13例蚕豆病(G6PD缺乏症)患儿,粗发病率达到2.5‰。
蚕豆病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
我国蚕豆病(G6PD缺乏症)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在北方地区,该病较为罕见,而在长江流域的广东、广西、四川、海南、云南、贵州等地,患病率在0.2%~44.8%左右。其中,广东、广西地区是蚕豆病的多发地区,广东部分地区甚至有“每十人就有一个蚕豆病”的说法,广西部分地区发病率可达15.7%,海南岛黎族地区的发病率也可达13.7%。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广东、广西地区的蚕豆病发病率较高,但该病在无诱因时通常不会表现出症状。其危害主要表现在食用蚕豆后,可能导致溶血,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蚕豆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蚕豆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由于是与生俱来的缺陷,大多在婴幼时期(5岁以下)被发现。据统计,3岁以下儿童的发病比例高达90%,其中男童的发病率约为女童的7倍。这种性别差异源于蚕豆病的遗传特性:它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对于女性而言,需要两条X染色体均携带致病基因才会发病;而对于男性来说,只要X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就会发病。因此,蚕豆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根据蚕豆病的遗传规律,如果父亲携带致病基因,他可能会将该基因遗传给女儿,但不会传给儿子;如果母亲携带致病基因,则有50%的概率将其遗传给女儿或儿子。
重要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