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落榜诗词:孟浩然牢骚、温庭筠祝福,柳永破罐子破摔!
古人落榜诗词:孟浩然牢骚、温庭筠祝福,柳永破罐子破摔!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不仅影响了无数文人的命运,也催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落榜诗词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它们展现了古代文人在科举落榜后的不同心态,既有怨天尤人,也有自我安慰,既有愤世嫉俗,也有破罐子破摔。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影响。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岁暮归南山》是孟浩然科举落第之后的所作。诗中充满了牢骚怨悱之情。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就可见孟浩然对怀才不遇的抱怨及自己的失落愁闷!
温庭筠:《下第寄司马札》
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开一夜风。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与孟浩然的怨天尤人不同,温庭筠科举落第后,不怨天,只自怜,还向朋友祝贺。 “犹喜故人先折桂, 自怜羁客尚飘蓬”一句既为友人的中第而高兴,又为自己落榜失意而自卑自怜。 其中慨叹,令人怜惜!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落榜诗中最有名的怕就是这首《枫桥夜泊》。张继科举落榜之后郁郁满怀,回乡途中便在姑苏城外写下这首名传千古的绝句!
这首诗短短四句,以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人、城、寺、船、钟声等等视觉上与听觉上的景象融汇成一种意蕴浓郁、轻灵旷远、疏密错落,浑融幽远的意境。景中之情、情中之意、意中之韵,皆在说一“愁”字,这愁尽在眼前、尽在不言中!
赵嘏:《落第》
九陌初晴处处春,
不能回避看花尘。
由来得丧非吾事,
本是钓鱼船上人。
赵嘏应该是历史上写落第诗最多的诗人,他多次参加科举失败,逗留长安十一年,写下很多落榜后的发泄之作,也有很多赠送落第友人的劝勉之作。这首《落第》便是赵嘏落第诗的一首。
赵嘏的落第诗多含羞愧自责之情,因落第产生羞愧之情,本想逃避春景,然而春景阳光明媚,无处不在,避无可避。“由来得丧非吾事”一句说透了诗人心中对自己的失望失落:看来这世上得到、失去都不是我努力能够决定的!何其绝望、何其自责!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
古往今来,落第诗词论气魄之雄伟,当以黄巢这首为最!以菊喻己,一抒自己心中的雄心壮志,读来豪气纵横。相传黄巢科举落第,看透了唐王朝的腐朽,便写下此诗壮志!
一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便是直抒其壮志胸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未来成功生离的远景的预见和憧憬,“冲天”二字,气势何等非凡!托物言志,语调斩截、气势凌厉无比,黄巢的这首落第诗满满的进取精神!
柳永:《鹤冲天》
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 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翠, 风流事、 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若说落地后失落失望,发发牢骚实属正常,但柳永这首落第词牢骚发大了,颇有些破罐子破摔! 据说后来朝廷增补科举复试,柳永再次参加,而皇帝特意将他的名字划去,说: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再次落榜! 本名柳三变的他,后来只好改名柳永,直到晚年才科举中第。
虽是牢骚词,但这首《鹤冲天》却是牢骚词中的绝佳之作! 上阙说落第后索性恣意“狂荡”,下阙写具体“狂荡”的表现: 流连烟花柳巷、风流不羁! 以极端的行径表达理想落空后的极端失望。 青春不过片刻时光,何不把这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快乐!
整首词读来没有落第后的失落彷徨,却满是恃才自负的牢骚感慨。 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