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跨越时空的呼唤:马丘比丘的文学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跨越时空的呼唤:马丘比丘的文学之旅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1/07/84181119_1123877092.shtml

马丘比丘,这座被誉为“天空之城”的印加遗址,自1911年被重新发现以来,便以其神秘与壮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探险者与文学家。从格瓦拉到三毛,从石田裕辅到傅真,不同年代的旅者以各自的方式抵达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独特的文学印记。


1911年,一个被遗忘的奇迹被重新唤醒——马丘比丘遗址,由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兼探险家海勒姆·宾厄姆发现。这座古城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1943年,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骑马探访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并在两年后创作了《马丘比丘之巅》,他的诗句“千年的空气,无数个月无数个周的空气,蓝的风,铁的山岭的空气,犹如一步步柔软的疾风,磨亮了岩石孤寂的四周”描绘马丘比丘的壮丽与孤独。这首极具影响力的长诗让无数人对这座古城心向往之。

格瓦拉探秘“古老的山”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年轻的医学院学生埃内斯托·格瓦拉(切·格瓦拉的原名)与好友开启了一段拉丁美洲之旅。1952年,他们来到了库斯科和马丘比丘,他在《摩托日记》中用五篇文章细致地记录了这段经历。

格瓦拉写道,库斯科被称为“世界的肚脐”,并描绘了这座城市的三重面貌。首先,库斯科是印加帝国的心脏,标志着印加人从游牧到定居的转变,也是帝国辉煌的象征。然而,西班牙征服者的入侵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破坏,留下了满目疮痍的遗迹,激发人们对自由和抗争的渴望。其次,库斯科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色彩鲜艳的屋顶与传统服饰的土著居民相映成趣,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最后,作为西班牙征服者的战利品,城市的纪念碑和教堂见证了他们的勇气和荣耀。

格瓦拉还记录了库斯科的发展、变迁与衰败,提到尽管库斯科被新兴的利马取代,且地震对历史遗迹造成了破坏,但这座城市依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马丘比丘,土著语意为“古老的山”,是该地区最具考古和旅游价值的遗址。当时的火车从库斯科到马丘比丘需要十二个小时,平均时速十到二十公里,缓慢地爬上陡峭的山坡,再沿着河流下坡。马丘比丘因宾厄姆的介绍在美国已颇有名气,成为许多北美游客的必游之地。

格瓦拉深入参观了马丘比丘遗址,细致分析社会结构和建筑特点,从不同阶级的居住区域到武士受罚的洞穴都有详细记录。他描述了从高处俯瞰马丘比丘的壮观景象,以及这个城市要塞的天然防御。

对格瓦拉这样的寻梦者而言,马丘比丘不仅是一处考古遗址,更是美洲土著文化最纯粹的一面的展现。城墙虽死气沉沉,却因蕴藏的珍宝而显得庄严神圣,这些珍宝未受外来征服者文明的影响,保持着原始的魅力和感召力。在这些堡垒的周围,壮丽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让人在废墟间徘徊,沉思。

这次参观对格瓦拉影响深远,即使离开库斯科到了利马,他也在利马考古人类学博物馆重温马丘比丘的记忆。

三毛期盼的“迷城”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家三毛在《万水千山走遍》中记录了她的中南美洲之旅,其中最令她心驰神往的目的地之一便是马丘比丘,她称之为“迷城”。

1982年,三毛在库斯科等待前往马丘比丘的火车,但由于雨季的影响,火车服务一度中断。在库斯科的日子里,她被这座城市的活力所吸引,尤其是大广场的宽阔与清洁,让她每天都愿意在同一地点静坐,享受宁静。在库斯科停留的十七八天里,她都与一家经济小吃店的当地人变成了朋友。

终于火车可以启程,缓缓沿乌日庞巴河前行,速度每小时仅二十七八公里,再加上雨季导致的路基问题,原本不到四个小时的行程,最终花五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在火车上,三毛被窗外的风光所吸引,尽管周围的游客有时让她感到不适,但她的内心依旧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探险。


到达马丘比丘后,三毛在雨中独自漫步,古城的孤独与历史沧桑深深触动了她。她坐在一块大石上,试图与这片古老的土地对话,感受它的历史沉淀。三毛对神秘事物充满热爱,她渴望与失踪的灵魂沟通,解开宇宙的大谜团。她让自己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静坐好久,她好像感受到强烈的感应,这促使她改变了原计划,决定当天就返回库斯科。事实证明,她的直觉是正确的,因为随后发生了洪水,阻断了火车线路。三毛的及时决策让她避免了被困在山中的命运。

石田裕辅对“天空之城”的失望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石田裕辅放弃稳定工作,骑自行车环游世界,这样的冒险经历记录在他的作品《不去会死》中。马丘比丘,这座被称为“天空之城”的印加遗迹,是他南美洲行程中的首要目的地,充满期待。

1996年,石田抵达库斯科。由于没有直达的公路,他不得不将自行车留在库斯科的民宿,并乘坐火车前往马丘比丘山脚下的温泉镇,这段旅程耗费了他一整天的时间。对这个时间,我是十分困惑的,跟八十年代时三毛去时的行程时间相去甚远,几乎等于五十年代格瓦拉的行程时间了。不知道是记忆偏差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在温泉镇,石田体验到了与日本相似的温泉风光,小溪流水、昏黄的街灯、夜空中的繁星,这些情境让他感到既感动又觉得超现实。


然而,当他终于站在马丘比丘前时,石田感到了一丝失望。马丘比丘的规模远比他预期中小,与他在媒体上看到的壮观形象不符。他意识到,信息的泛滥虽然让世界变得更小,但也削弱了人们对未知的惊奇感。

这种影响现在更普遍,现在很多网红打卡地的照片都经过刻意摆拍,精心修片的,看起来格外吸引人。但现实中,往往会让人感到失望。不过,旅行的魅力就在于以开放的心态亲自去看、去感受。无论体验如何,都是个人体悟,这才是最珍贵的。

傅真神往的印加古道

时间来到本世纪,2011年,傅真与丈夫铭基辞去了伦敦的工作,开始了他们的环球旅行。她在《最好金龟换酒》中记录在南美洲的所见所感,她将马丘比丘描述为南美洲最壮观的考古遗迹,无数旅行者心中的圣地。

这座曾经失落数百年的高山之巅的古城,现在游客可以轻松到达。尽管火车和汽车提供了便利,但仍有许多背包客选择徒步四天,沿着印加古道前往马丘比丘。这条古道不仅是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也是通往圣城的朝圣之路。

傅真和铭基提前数月预订了徒步团的名额,开始了他们的印加古道之旅。他们在途中的舒适营地中享受到了全套餐具和丰盛的饭菜,对随团的专业厨师和挑夫们表示了赞赏,同时也对旅游业中存在的劳力剥削问题表示担忧。

在徒步旅行中,傅真对印加古道的风景和遗址赞叹不已,认为这是一条无与伦比的朝圣之路。印加古道沿途修建的哨卡、驿站和祭典中心,有些至今仍保存完好,她特别提到了“常青”遗址,那里的宁静和自然之美让她深受感动。


徒步的第四天,他们终于到达了马丘比丘。傅真认为,马丘比丘更适合远观,它像一只雄踞山巅的神鹰,被云雾笼罩,俯瞰着乌鲁班巴河。她对马丘比丘的建造目的提出了几种假设,包括太阳崇拜、宗教祭祀中心或是贵族的休养地,但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偏远的前哨,保存完好更多是因为其他更重要的据点已遭破坏。

傅真详细描述了古城中的各种建筑,包括神殿、祭坛、城墙、街道和居室,以及古印加人的农业技术和建筑技艺。她也反思了现代游客对古文明的态度,她呼吁人们以更多的尊重和谦卑来对待这些文化遗产。

专属于她记忆与想象中的马丘比丘充满了生动的细节:通往记忆的窄巷、月光下的古柯树在城墙上的投影、搬运紫玉米的劳动者、剪下金色羊毛的妇女,以及所有随时间消失的一切。

她写道:“只剩下耐心的风在山间奔跑,慢慢抛光石头城孤寂的外壳,轻轻拂过所有正在沉睡的灵魂。”她的文字灵动,正如神秘的遗址带着灵性。

结语

通过几位作家的记录和现代信息的辅助,了解通往这座古文明遗址的多种方式。无论是徒步印加古道、随团游览、乘坐经典蓝色列车,还是自驾与徒步相结合,每种都散发着其独有的吸引力。特别是小火车是众多旅行者的首选。从库斯科出发,仅需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

对于暂时无法亲临马丘比丘的朋友,我推荐观看韩国综艺节目《花样青春 秘鲁篇》。节目中,几位韩国音乐人的秘鲁之旅充满了情感和视觉的震撼,尤其是在马丘比丘,当云雾散去,古城露出真容时,他们感动到落泪。


对于渴望深入了解马丘比丘的读者,马克·亚当斯的《到马丘比丘右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探索和理解这座古城的神秘。

目前,我也只能通过文字和影像来感受马丘比丘的宏伟。我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亲自踏上这片土地,用脚步去感受那些古老的石阶,用双眼去见证那些历经千年的遗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