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稻米产业现代化的“一股新风”
推动稻米产业现代化的“一股新风”
导读:越南作为世界主要稻米生产国之一,其稻米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备受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越南稻米产业的现状、成就以及未来规划,特别是九龙江三角洲地区在稻米生产、出口方面的突出贡献。
广治省冬春季水稻收割。图自越通社
越南稻米不仅满足近1亿人口的需求,而且还对外出口,完全拥有携手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能力。2024年前9月,越南大米出口额达43.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大米出口量超出700万吨。大米出口价格平均每吨624美元。
预期,2024年越南大米出口量主要来自全国最大稻米生产基地——九龙江三角洲地区各省。因此,大米出口在推动该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九龙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推进稻米生产中从播种到收获全流程机械化。图自越通社
九龙江三角洲地区自然面积4092公顷,其中农业生产用地2575公顷,是越南主要大米生产基地之一。最近几年,九龙江三角洲地区稻米产量一直保持在2400万至2500万吨左右,占稻米产量和大米出口量的50%以上,占全国大米出口量的90%以上,为该地区数千个农业生产户创造就业和带来收入。
据工贸部的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大米出口总量仍保持在800多万吨的水平,其中九龙江三角洲地区为760万吨。
天赐集团首次使用散货船运输出口大米,以节约费用,增加出口效果。图自越通社
该地区大米主要出口到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海牙等传统市场;俄罗斯、南非、阿尔及利亚、安哥拉、阿联酋等新的潜在市场。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评价,年初至今种植生产情况显示,稻米产业生产力猛增,预计全年出口额超出50亿美元。特别,九龙江三角洲地区各省市稻谷、大米产量增加,尽管种植面积比2023年下降。
九龙江三角洲地区芹苴市农民将科技应用于灌溉系统,进一步提升稻米生产效果。图自越通社
2024年,九龙江三角洲地区三季水稻种植面积约380万公顷,水稻产量超2400万吨,每公顷的产量63吨,稻谷产量比2023年下降1.6万多公顷,但产量却增加1.1万吨,确保国内消费和服务出口需求。
九龙江三角洲地区已在2024年夏秋季在芹苴、朔庄、茶荣、同塔和坚江5省市开展了7个模式(共3335公顷)。
坚江省是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每年产量达430万吨。从2024年起,该省实施将6万公顷用于开展1百万公顷优质水稻项目。登记参加的面积规模达20万公顷,被分为两个阶段。
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评价,九龙江三角洲地区多家企业已向参加项目的农民提供生产物资和服务并包销产品。
尽力推进百万公顷优质稻米种植区项目
除了所取得的成果外,九龙江三角洲地区仍存在许多不足,如集中式、大规模和拥有连接性、稻农与各合作社、企业之间的价值链合作的水稻种植专区不多;水稻耕作缺乏可持续性,因为农民还在使用农药和化学农药,给环境造成影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另一方面,近期,因市场要求越来越高,进口国的规定日趋严格,要求大米质量需得到提升,确保食品安全,其中包括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低排放生产。此外,在COP26上,政府总理范明政已签署了力争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书。
在上述背景下,政府已批准了《2030年九龙江三角洲百万公顷优质、低排放稻米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增长相结合》项目。
2024年4月5日,芹苴市永盛县盛安乡顺进合作社启动百万公顷水稻项目中首个“百万公顷低排放、优质稻田”。图自越通社
项目不仅为近150万名农民直接带来利益,而且还有助于肯定越南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和温室气体减排中负责任的国家。
项目与对按照价值链生产系统重组,采用可持续耕作流程相结合,旨在提升稻米产业价值,提高生产经营效果和稻农收入和生活水平,保护环境,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项目在九龙江三角洲地区成功试点实施后将在全国扩大展开,努力实现“使绿色发展、减少排放、高质量”成为越南稻米的品牌。
稻米是重点生产产业,不仅帮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且还协助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展现出越南在确保国际粮食食品系统中的责任。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估计,用于实施项目的资金约8亿美元。世行已一致同意选择该项目为亚太地区重点项目之一并将向越南提供5亿美元贷款。
金灿灿的稻田还是一新的游客旅游目的地。图自越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