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可能是促进健康衰老的关键
肠道细菌可能是促进健康衰老的关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衰老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最近,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肠道细菌在健康衰老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某些肠道细菌数量的变化不仅影响炎症、血糖和维生素水平,还可能成为促进健康衰老的新靶点。
Via:Pixabay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肠道细菌可能在衰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特定的微生物可以成为促进健康衰老的靶点。
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ASTAR GIS)的科学家开展,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免疫学网络(ASTAR SIgN)、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人类发展与潜能研究所(A*STAR IHDP)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现象,伴随着多种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速度的迅速加快,研究人员正在寻求方法来了解衰老过程,并确定关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以促进健康老龄化。
作为这项工作的一部分,该团队在新加坡对 200 多名八旬老人(80 至 89 岁的人)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研究。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随年龄变化的情况,突出了与衰老相关的关键微生物种类,以及它们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 DNA 测序技术发现,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肠道细菌的多样性显著降低。
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发现是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数量的减少,这种关键细菌负责生成丁酸盐——一种对维持肠道健康、减轻炎症、支持肠道屏障功能以及促进肠道与大脑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的短链脂肪酸。
研究人员观察到拟杆菌门中的另枝菌属(Alistipe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 species)有所增加,其中Alistipes利用拟杆菌属的替代底物来生成丁酸盐。
这种显著的转变或许能够弥补普拉梭菌的减少,增强老年人肠道产生丁酸盐的代谢能力,从而促进更健康的衰老。
随后,该团队转而利用健康衰老的临床前模型来验证他们在人类队列中的发现。
尽管不同宿主物种体内存在的微生物有所不同,但研究人员却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即它们的功能富集情况极为相似,尤其是在与丁酸盐生成相关的通路方面。
这表明,尽管不同物种中的特定微生物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在促进健康衰老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可能是相似的。
图源水印
此外,研究团队还考察了肠道细菌变化与健康指标(如炎症、血糖和维生素水平)之间的关联。他们鉴定出一种有前景的益生菌——戈尔德斯坦拟杆菌,这种菌与空腹血糖水平有关,同时还鉴定出一些关键的肠道菌种,如副血链球菌和粪产拟杆菌,这两种菌与血清维生素 B12 水平相关,这表明这些细菌或许可作为监测健康老龄化的指标。
鉴于这些关联的潜力,研究人员设想开发基于肠道细菌分析的非侵入性虚弱检测方法。
在接下来的研究阶段,该团队计划进一步研究已识别的微生物菌株及其代谢途径。通过使用临床前测试,他们旨在探索如何将这些发现转化为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配方。
来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A*STAR GIS)的首席科学家Aarthi Ravikrishnan评论道:“我们的研究为肠道微生物组的独特方面以及与衰老相关的代谢变化提供了关键见解。”
这项研究为探索衰老生物学开辟了令人兴奋的新途径,尤其侧重于亚洲人群。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A*STAR GIS)基因组结构副主任兼宏基因组技术与微生物系统实验室高级组长Niranjan Nagarajan副教授补充道:“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未来旨在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来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靶向益生菌和益生元疗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地理信息系统执行主任Wan Yue博士评论道:“这项研究揭示了我们本地老年人群肠道微生物组的更深入理解与特征,以及可能有助于改善健康老龄化、识别患老年相关疾病风险个体的亚洲人群特有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或益生菌。”这可作为早期发现疾病和进行干预的一个有用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肠道细菌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