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年糕:文化渊源与制作方法
浅谈年糕:文化渊源与制作方法
年糕是中国汉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寓意,更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多样的制作方法而广受欢迎。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年糕的历史渊源、文化寓意以及各地的年糕特色,并附上两份详细的年糕食谱,让您在家也能制作出美味的年糕。
年糕的文化渊源与寓意
年糕是用米或糯米,煮成饭用打制或水磨成粉后压制成的糕,在春节,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现在,想吃的时侯,在各超市也都买得到。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为“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西元6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北部吃年糕比较少,南部仍然非常兴盛。
老一辈常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地域特色
我们知道,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以前爸爸每到过春节,都会给我们蒸一个红枣年糕。上面铺满了红枣,我和妹妹总爱专挑红枣吃,把年糕挖得千疮百孔。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传统年节食俗,南方地区春节食品,宁波人吃年糕,主要是炒、汤两种。油菜蕻炒、荠菜炒、梭子蟹炒味道最佳。青江菜肉丝年糕汤、雪菜肉丝年糕汤也较常见。我国地域广、风俗习惯各地不同,年糕的种类也多元化。
具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糯粑粑;台湾的红龟糕等。
年糕食谱
好友的年糕食谱,百吃不厌,已经成为招牌甜点。每每都剩不下一块,因为吃不完的年糕,都给大家用三明治的袋子,扫荡一空。也许耄耋之年的友人都酷爱甜食吧!
下面两份年糕食谱,都很不错。强烈推荐。列出与大家分享。
核桃红豆年糕
材料:
- 蛋 3 个
- 白糖 1/4 杯
- 2% 鲜奶 2 1/2 杯
- 蔬菜油 1/2 杯
- 无铝泡打粉(baking powder) 1 小匙 (以约10 cc 的水稀释成泡打粉水)
- 纯天然香草精 (Pure Vanilla Extract) 1 小匙
- 糯米粉 1 包 (1 磅; 454g)
- 小仓红豆泥 半罐
- 碎核桃 1/2 ~ 1 杯 (或用芝麻,杏仁片等)
准备工作:
- 烤箱预热到华氏 350 度
- 将核桃放在三明治袋中以擀面棍擀碎
- 9" x 13" 的不沾烤皿中抹一层油 (我用的是玻璃烤皿)
做法:
- 在锅盆中以低速打蛋 (或以手动打蛋器),将蛋打散打匀
- 加入白糖, 打到无白糖颗粒
- 加入鲜奶,蔬菜油,和纯香草精继续搅拌
- 将糯米粉加入步骤 3. 搅拌均匀成为光滑粉浆,加入泡打粉水混合均匀
- 把约一半粉浆由钢盆倒至抹好油的烤皿中 (过筛口感更细致)
- 以小汤匙将红豆泥一小坨一小坨的均匀铺在步骤5.的粉浆上
- 再将剩下的一半粉浆倒在红豆泥上层, 撒上碎核桃或其他坚果
- 入烤箱烤大约 45 分钟,至表面金黄,以叉子或牙签插入不沾黏即完成!
豆沙年糕
材料:
- 一磅水磨白糯米粉
- 植物油一杯
- 蛋三个
- 牛奶两杯
- 白糖一杯
- 发粉一汤匙
- 红豆沙一罐 (日本小仓红豆, 韩国店或中国店均可买到)
- Nuts(核桃)一杯
做法:
- 预热烤箱到 350F
- 把材料 1到6 混匀用搅拌器以中速打两分钟, 再以高速打两分钟
- 加入红豆沙一罐,Nuts 一杯搅匀
- 将面糊倒入已经涂油洒上面粉的 13x9x2 长方形烤盆内
- 烤约75分钟, 用小刀插试,不黏面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