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纹样——龙、凤纹
中国传统纹样——龙、凤纹
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图腾崇拜,象征着祥瑞与尊贵。龙纹是我国吉祥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之一。
龙纹在不断地演变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龙纹威严庄重,与当时的礼制文化紧密相连;
秦汉时期,龙纹开始呈现出更加生动灵活的特点,线条流畅,姿态多变,成为了皇权与尊贵的象征;
到了唐宋时期,龙纹的艺术表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形态更加优美,而且寓意也更加丰富,被广泛应用于瓷器、绘画、雕塑等多个领域;
商朝龙纹
战国龙纹
秦汉龙纹
明清时期,龙纹更是成为了皇家御用的专属图案,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明代龙纹
清代龙纹
时光流逝,龙的形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抽象到越来越完善,有轻灵,有凶猛,有可爱的,富与变化。
龙纹的变体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云龙纹,始于唐宋五代时期。云龙纹作为瓷器上的一种纹饰不仅贯穿整个明代,而且一直延续到清代,堪称为一种定型的纹饰。在构图上以龙纹为主,云纹为辅。龙一般做驾雾腾云状,或在云间起舞。
云龙纹
团龙纹,源于唐代,明清两代多用于皇家建筑。“四团龙”、“八团龙”为明清的冠服图案,后来又发展为“十团龙”、“十二团龙”、“十六团龙”等。团龙纹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有攘除灾难,带来吉祥的寓意。
团龙纹
卷草龙纹,又叫“卷草缠枝龙”。卷草龙是龙的表现形式之一,头部是龙的形象,身体和尾、爪是卷草的图案,所以被称为草龙。草龙纹寓意吉祥、幸福、美好。
卷草龙纹
龙纹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图案,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力量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因此,龙纹常常被用于各种庆典、祭祀等场合,以祈求神灵的庇佑与恩赐。
龙纹瓷器
同时,龙纹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道德观念,如“龙行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龙凤呈祥,和谐共生”的伦理观念等,这些思想观念通过龙纹这一艺术形式得以传承与发扬。
古人的想象力令人折服,他们不仅创造了龙的形象,更是给龙创造了后代,龙生九子,长相各异、脾气各异、本领更是不相同。
1、囚牛:性情温和,喜爱音乐,常出现在古乐器上。
2、睚眦:性情暴烈,有仇必报,常被雕刻在刀鞘上。
3、嘲风:爱冒险,常出现在古建筑岔脊上,具有消灾镇宅的作用。
4、蒲牢:体型小,声音极大,常被用作洪钟提梁的兽钮。
5、狻猊:长得像狮子,喜欢烟火,常出现在香炉上。
6、赑屃(bì xì):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常作为石碑的基座。
7、狴犴(bì àn):形似虎,有威力,常出现在监狱门上。
8、负屃:喜爱文学,常盘绕在石碑头顶。
9、螭吻(chī wěn):又名鸱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常作为殿脊两端的吞脊兽。
这些龙子各具特色,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建筑、乐器、装饰等领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传统纹样科普
龙凤都是传说想象中的生物。不仅形象生动、优美,而且赋予许多神奇的色彩。
龙能降雨祈丰收,又象征皇权。
凤凰风姿绰约高贵,牵涉许多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吉祥幸福的化身。
中国传统纹样I龙纹🐲
龙 纹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纹样,它更代表了权势、高贵、尊荣,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也因此自称“龙的传人”。
龙纹在宫廷中被赋予了神性的象征,展现出金碧辉煌、精巧典雅的气质;而在民间,龙纹则寓意着吉祥、素雅秀美,展现出气韵生动的艺术风格。
龙纹,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为夔龙或夔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像,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侧面作图像,则是一长体躯与一爪。
爬行龙纹
卷草龙纹
蛟龙纹
根据龙纹的结构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蛟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等几种。
中国传统纹样I鳳纹
凤,在神话传说中,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天生玄鸟,降而生商,所谓玄鸟即是同龙蛇一样,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
新时期的原始社会彩陶上描绘的一些鸟纹,就是凤的形象的雏型。
凤纹由相向的长尾凤鸟组成,鸟尾向上勾卷,似作鸣叫起舞状。
凤鸟目光炯炯有神,风格抽象而奔放,整体形象以曲线勾出,具有流动、对称的视觉效果。
在早期,凤鸟是从事掌管气候而逐渐受到崇拜,成为带有祥瑞之兆 神鸟。凤纹的雏型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牙雕。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龙凤对牌,一龙一凤,相守相成
正龙的龙头为正面朝向,与观看者“面对面”,又称为“坐龙”。
正龙的颏下常有一个火珠,龙身向上蜷曲后再向下弯曲成弧形,四爪伸向四方,姿态端正。
正龙是至为尊贵的纹样,只有在帝王的正殿景、皇帝服饰及礼制器物的主要部位才能使用。正龙庄重严肃,上下左右常衬有奔腾的行龙。
行 龙
所谓“行龙”就是行走的龙,整条龙呈现水平状态的正侧面。
行龙一般以两两相对的装饰,构成双龙戏珠的画面,若以单条出现时,龙的头部则常作回头状,使画面更显生动。
双龙戏珠
立 龙
立龙是向上下飞动直立的龙。
如果再细分,则龙头往左上方飞升,称“左侧升龙”,龙头往右上方飞升,称“右侧升龙”。升龙又有缓急之分,升起较缓者,称“缓升龙”,升起较急者,称“急升龙”。也有人将龙头在上的称为“升龙”,龙头在下的为“降龙”。
左右急升龙动势十足
左升龙右降龙,两两相对形成二龙戏珠
团 龙
团龙是指龙的形体呈现圆形。团龙纹源于唐代,明清时运用较为普遍。
“四团龙”、“八团龙”等团花被定为当时的冠服规制,即一件服饰上有四个或八个团龙。后来发展为十团、十二团、十六团、二十四团,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随之放宽,织锦、刺绣、陶瓷、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都有团龙。
正龙团
亲王四团龙补子中右肩的升龙团
团龙纹适用性强,又保持了龙的完整性,装饰味也很浓,因此运用十分广泛。 表现形式很丰富,有“坐龙团”、“升龙团”、“降龙团”等。团龙的圆边常以水波、如意、草龙等图纹装饰,使团龙纹更加华丽而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