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旅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数字文旅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文旅行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旅游行业的新兴力量。数字文旅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将文化、旅游、娱乐等多元素融合,打造全新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数字文旅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文化旅游经济活动。数字文旅可分为数字化的文化遗产旅游、虚拟现实旅游、在线旅游预订、数字化的导览服务以及数字化的文旅推广等五个方面。
数字文旅行业产业链
数字文旅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电信业、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及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字文旅企业提供的一系列线上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产品)是面向大众消费者展开的。数字文旅提供高品质、多样化、创新性的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文旅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权威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9218元,较上一年度名义上增长了6.3%。在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实际增长幅度为6.1%。进一步细化城乡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821元,同比名义增长5.1%,在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4.8%。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达到了21691元,增长幅度高达7.7%,实际增长7.6%。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
数字文旅产业作为新兴业态,内涵丰富,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文旅的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将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映射,实现传统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二是数字化的文旅,运用数字技术和数据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全新的文旅体验,同时将虚拟世界的“文化”和“景物”反哺到现实世界中,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两个层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数字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数字文旅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从2015年的4427.7亿元迅速增长至2019年的10648.6亿元。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行业市场规模有所回落,但随后两年又有所回升,截至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到约9698.1亿元。在数字文旅产品的细分市场中,文旅数字产业化的市场规模最大,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次是文旅产业数字化和文旅数字化治理,而文旅数据价值化作为目前规模最小的细分产品,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022年我国文旅数字产业化市场规模达到了8836.9亿元,显示出数字文旅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字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数字文旅行业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数字化转型将加速推进。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数字文旅行业将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打破传统行业的束缚,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景区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游客也将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
其次,跨界融合将成为主流。数字文旅行业将与文化、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进行跨界融合,形成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文化遗址,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发具有教育意义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将逐渐普及。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数字文旅行业将更加注重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深入了解游客的偏好和需求,为其提供更加贴心、个性化的服务。这将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行业的重要方向。数字文旅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运用科技手段,企业可以实现更加环保、低碳的运营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行业也需要倡导绿色旅游理念,引导游客更加理性、环保地旅游,共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